广西多措施改善患者就医服务 减轻民众就医负担

来源: 红网
2024-06-14 03:23:03

  中新网南宁6月12日电 (黄艳梅 朱淑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勇强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西将通过组织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改善就医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便利性、满意度。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印发了《落实全区重点问题整治改善就医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为切入点,围绕诊前、门诊、急诊、住院、诊后等5个方面共提出43条便民惠民措施。

  李勇强介绍,诊前方面,广西要求完善预约诊疗制度,二级及以上医院应普遍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 提升预约诊疗精准度。同时,优化在线预约服务,完善在线预约系统功能,推广诊间、跨科、复诊、诊疗团队内、医联体内等多种预约模式,探索建立预就诊模式,缩短术前等待时间。

  在门诊方面,广西要求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设计,加强门诊信息化建设,提供多种付费渠道,缩短患者在门诊的等候时间,建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广西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麻醉、疼痛、健康管理、伤口造口门诊等新型门诊,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弹性安排门诊时间,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的就诊需求。

  急诊方面,广西要求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优化院前急救服务流程,提升120呼叫定位精度,缩短呼叫反应时间,加强院前院内衔接,实施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后补手续”。以急诊为平台,建立急危重症患者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

  住院方面,广西要求完善住院医疗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日间医疗服务制度,鼓励医疗机构拓展日间医疗服务范围并完善相关制度,鼓励三级医院积极探索建立覆盖门急诊和住院全流程服务的疼痛管理新模式,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为患者提供营养筛查、评估、诊断、宣教、治疗等临床营养服务,开展住院患者心理评估,推广分级分层的心理干预模式。

  诊后方面,广西要求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畅通双向转诊渠道,下沉专家、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资源,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广西还将加强诊后管理与随访,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和随访计划,建设基于患者服务为核心的多途径智能随访平台,为患者提供便捷专业的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供就诊绿色通道,为患者诊后提供更好保障。

  据悉,从今年6月至9月是此次专项行动的实施阶段。目前,广西多家医院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如广西柳州市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措施,全市二级公立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广西钦州市在“一次挂号管三天”的基础上提级“一次挂号管多科”“初诊-复诊一号通”等新就诊模式,构建“客服中心+专科”随访模式,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将专业医疗服务从院内延伸到家中,满足患者从医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的健康需求。(完)

  据澎湃新闻统计,上市首日破发的企业为143家(按照上市首日收盘价口径计),首日破发率33.4%。而2021年时,上市首日破发的企业仅22家,破发率仅有4%。

  在这极其不凡的一年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号角;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宪法精神越发深植公民内心;依法对疫情防控措施作出重大调整,事关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一年,长沙发布首份家庭教育令,给年轻父母们“依法带娃”上了一堂公开课;滴滴公司被处以“天价”罚款,引发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更好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国事家事、线上线下,每一个人或参与其中,或感同身受;大国前行、人民奋进,每一步都镌刻着厚重而鲜活的法治注脚。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2月31日电 据科学技术部官网消息,2022年12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

  <strong>房价分化:未来会更明显</strong>

  第三十三条 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担负战备勤务、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等期间,由部队按照军队有关规定管理。

  马达妮对此不感到意外,她注意到,在喀布尔街头,针对教育禁令的抗议活动一次只有数十人参加。“相比去年9月时动辄数百名女性参加的抗议活动,现在街头抗议的人数已经急剧减少,”她说,“因为一年多过去,现在女性已不可能在家庭之外聚集讨论公共话题,社交媒体上较大的女性群组也遭到追踪和威胁……这不是突然的政策调整,而是一系列变化的结果。”

陈坚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