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被屏蔽”冲上热搜 ,也是在炒作高分生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24 14:09:35

  近日,各省份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开始查分。6月23日,一则“首个高考成绩被屏蔽的人出现了”的消息冲上热搜榜。

  据媒体报道,这个据称今年“首个”高考成绩被屏蔽的人来自云南红河。红河州一中一名女生在查询时,发现自己的成绩已被屏蔽,考生成绩报告页面并未显示具体的分数以及总分。屏幕下方有一排小字,上面写着“你的位次已经进入全省前50名,具体情况请于27日查询”。

  屏蔽高考全省前50名考生的成绩,本是为了防止炒作高考状元、高分生。然而,这并没有让这类炒作降温,反而制造出“屏蔽生”这一尴尬的新概念。在高考成绩放榜时,各地媒体、学校都在拿“屏蔽”说事,宣传、炒作哪个学生被屏蔽了,某地区、某所学校有多少“屏蔽生”。“屏蔽生”俨然成了高分生的代名词,这让屏蔽的价值大打折扣。

  从根本上说,宣传、炒作“屏蔽生”,就是宣传、炒作高分生,对于这种变异的宣传、炒作,也需要明确禁止。尤其是,一边是用意明确的“屏蔽”,一边是心照不宣的宣传“屏蔽生”,这会让大家认为屏蔽就是做表面文章,是公然的形式主义。如果各地教育部门对宣传、炒作“屏蔽生”视而不见,那还不如不屏蔽学生的考分。

  禁止宣传、炒作中高考高分生、状元、升学率,这是教育部多年前就发布的禁令。各省教育考试部门对考分排名全省前20名或前50名考生的具体考分信息进行屏蔽,就是为了落实禁令。

  本来,屏蔽这些高分考生的分数信息,就是告诉社会不要去关注他们考分,不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宣传、炒作。然而,由于被屏蔽的学生都是高分生,被屏蔽意味着考分排名进入全省前列,媒体和学校、家长给这些学生一个新的身份——“屏蔽生”。

  屏蔽的操作,某种程度上说,更刺激了高分宣传。一个省屏蔽前50名考生,就会有50个“屏蔽生”,这比宣传、炒作前10名、状元,有了更多的炒作对象,甚至还有人假定“屏蔽生”都是状元。而对“屏蔽生”的宣传、炒作,无疑是一件很尬的事,“屏蔽生”满天飞,这究竟屏蔽了什么呢?

  对“屏蔽生”的宣传、炒作,意味着仅仅屏蔽高分学生的考分信息,对于禁止宣传、炒作高分生意义不大。

  当然,高考分数对于家长和考生个人 而言是极重要的。孩子考了好成绩,家长想把查分那一刻的激动、喜悦之情记录下来,分享给亲朋好友,也是人之常情。但媒体对此的过度关注,刻意造势,总是让各式各样的类似“屏蔽生”的查分名场面“霸屏”,就与不宣传炒作高分生的要求背道而驰。

  这也说明唯分数论的整体社会氛围依然浓厚,相关改革还需加把劲。

  近年来,我国在高考中推进强基计划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这两项改革都在招生中破除单一的唯分数论,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改革的力度,以引导社会转变唯分数教育观与人才观。如此,对高分生的关注度才会降下来。

  撰稿 / 蒋理(媒体人)

责任编辑:张迪

  答:这要根据您当前的实际住房情况而定,如果当前实际住房情况已符合所在城市的首套住房标准,并能够提供房屋套数等相关证明材料,则可以进行调整。具体认定标准根据当地政府公布的认定政策执行。

  飞机落地后的一些现场视频显示,有部分乘客在慌乱之中携带了自身行李。对此,王亚男表示,紧急情况发生时,首先要听从空乘的安排和指挥,同时避免携带行李的行为,为逃生创造空间和时间。

  多名基层干部表示,目前基层各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压力山大”。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粗略统计,自己一年要参加市级以上会议500多个,收到各类文件近6000份,有时一天得看上百份文件。

  毛宁说,联大第2758号决议不仅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而且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联大第2758号决议通过以来,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其他的国际和地区组织均恪守这一决议规定。世界上182个国家在一中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一个中国原则早已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任何关于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问题,都必须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解决。台湾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9月11日消息,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与东盟是拆不散、离不开的好邻居、好兄弟、好伙伴。”9月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印尼雅加达出席第2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这是李强就任总理以来首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亚洲国家。在会议上,李强提出的“携手打造经济增长中心”等四点建议受到东盟各方的欢迎。在这次东盟峰会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合作”“发展”“繁荣”成为各方共同聚焦的热词。东道主印尼特意将本届东盟峰会主题设为“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6日下午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也表示将深化经贸、投资、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并通过了《10+3领导人关于发展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联合声明》。与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媒体却大肆渲染和炒作所谓“南海争议”,企图煽动东盟与中国对抗。但这些煽动没有得到东盟国家的“响应”。印尼总统佐科表示,东盟各国“不会做大国的代理人”;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警告,东盟“必须警惕大国竞争导致的分裂”。

白英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