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助听器弹唱英文歌 成都老年大学里有个“潇洒90后”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11 00:33:51

  成都老年大学里 有个“潇洒90后”

  自己转两趟公交来上课,戴着助听器弹唱英文歌

  3月13日,在成都市金牛区老年开放大学教室里,电子琴初级班正在上课。坐在第一排的,是93岁的成都人骆婆婆。

  骆婆婆自称“潇洒90后”,想在生命“余晖”中增添生活的乐趣——戴着老花镜和助听器,哼着英文歌曲,独自漫游成都。

  “很多人会说,万一遇到了(意外情况)怎么办?我理解的‘万一’是万分之一,万分之一碰到了确实可怕,但我考虑(在意)的是(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我活到了93岁,还活在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幸运)当中。”

  成都最高龄老年大学学员

  93岁婆婆学英语、电子琴

  3月13日13点40分,成都市金牛区老年开放大学电子琴初级四班开始上课。93岁的成都人骆婆婆坐在第一排。据悉,在成都全市,骆婆婆也是年龄最大的老年大学学员。

  只见她戴着老花镜和助听器,一边看琴谱,一边跟着老师的节拍挥舞手指。下课后,骆婆婆拿着琴谱向老师请教,回家后,她还会在家里练习电子琴。

  这不是她第一次上课。此前因为超龄,她被一些学校婉拒。去年,骆婆婆开始到成都市金牛区老年开放大学上课,学声乐、英语、器乐等。

  课后,在空旷的教室里,兴之所至,她弹起刚学不久的电子琴《long long ago》,中文歌名译为《往事难忘》。技法略显生涩,胜在感情真挚,对着阳光,骆婆婆在教室里大声唱着:“Tell me the tales that to me were so dear(请你给我讲那亲切的故事),Long, long ago; long,long ago(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阳光洒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我非常喜欢这首《long long ago》。对93岁的人来说,很多事都是long long ago(多年以前)了。”

  因平时喜欢看书,骆婆婆讲话很有哲理,“如今我已经是93岁的高龄老妇。冷眼观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生是一个起点,死是一个句号。人生苦短,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存的长短,而在于怎样把握机遇,从而无怨无悔地走完生命的过程。”

  “虽然年龄大,令我安慰的是,除了听力和记忆力有所衰退,其他各项器官完全正常。”骆婆婆有些不好意思,“有时候一边听一边忘,我常常闹笑话。”

  教师出身

  爱好英语又是音乐迷

  之所以来 老年大学,是因为骆婆婆本身就是一个音乐迷、旅游迷。“我喜欢古典音乐,又买了一架电子琴,所以就想好好学一下。我也喜欢唱歌,好多年我都在省合唱团。”

  “按照人生发展规律,93岁应该是屈指计算何日归去的时刻了。幸运的是,我仍然保持了身体健康和情趣广泛,想利用这可贵的‘余晖’来增添生活的乐趣。”骆婆婆自称“潇洒90后”。

  1987年,骆婆婆从教育行业退休。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朋友们一个个远去及老伴的离开,让骆婆婆感觉到时光珍贵。“在失落与寂寞中,我再次听到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样深沉,那样震撼心灵。人的一生来得不容易,活得就要有价值。”

  在老年大学学英语,是想重温昔日爱好。读书时骆婆婆就念的外文系,父母也都是名牌大学学生,父亲还曾出国留学。“父亲给我写信都是用英文,我自然而然就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年龄大了,记忆力减退,我就想再(在老年大学)学英语,复习一下。”

  会用电脑会玩手机

  喜欢独自漫游成都

  骆婆婆习惯上午在家看书读报,下午独自漫游成都。手机成了她的照相机,存了14000多张照片。“我主要就是看风景,基本上没花过什么钱。我身上穿的、平时用的都有十年、二十年了,我不太在意别人说什么。”

  现在的骆婆婆,会操作电脑,会用手机微信,会用手机软件听古典音乐。“我的生活态度是自信、自立、自强、自律。潇洒从容地过好每一天,无憾余生。”

  对年轻人,骆婆婆希望他们永远对未来充满信心,多到各处看看。“你一出门,大千世界有你想不完的事儿,学不完的知识。”

  独自上课,独自漫游,担不担心遇到意外?骆婆婆很乐观:“很多人会说,万一遇到了怎么办?我理解的万一是万分之一。万分之一碰到了确实可怕,但我考虑(在意)的是(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我活到了93岁,还活在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幸运)当中。”

  女儿

  她特别独立、自强

  每周转两趟公交来上课

  “她跑了好几年了,一直东跑西跑(想上课),很多(学校)都以年龄太大婉拒了,但她还是想去,终于跑到这里了。”骆婆婆的女儿黄女士对母亲很佩服,“我经常说,她是属于特殊材料,精力无限。”

  骆婆婆和黄女士对学校很感谢,“这学期学的电子琴。因为年龄大了,学英语有点听不清楚,加上记忆力减退,就想在家里学,不拖慢学校进度。”

  黄女士透露,平时骆婆婆一个人住,去上课需要转两趟公交车,单边耗时1小时左右。“有时候我们想跟着她,她不让,每次都是自己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品质在她身上特别突出。”因为是教师出身,骆婆婆时间观念特别强,每次一家人出去玩她

  都要提前出门。

  学校

  她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因她高龄 学校会给予特别关注

  在任课老师何潇雅印象中,骆婆婆每次上课都很准时,学习也很认真。“一般天气好她都会来。去年冬天有一阵特别冷,她又生病了,就没有来。”成都市金牛区老年开放大学管理老师胡静说,一般骆婆婆来校,学校都会特别留意,一方面提醒任课老师关注骆婆婆的情况,另一方面校医也会在学校里做好准备。

  “这么大年纪还想继续学习,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胡静是去年最早接触骆婆婆的人,听到骆婆婆的诉求后,多方沟通,最后由校长拍板,招录了这名“超龄”学员。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635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859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015人。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当月,全国查处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021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28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810人。

  李亮认为,稳定经费支持涉及到资源的调配,落地过程中可能会有复杂的博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支持比例是多少?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的研究领域,很多发达国家能达到70%~80%的比例,中国很难一下子提升到这一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这应该算是对英国过去一段时间涉华激进路线的一种纠偏,也是想重回英国的平衡外交传统。据称,克莱弗利还将制定一个英国版的“对华三分法”,即在重要领域“限制中国”;加强与“印太”盟友的关系;与中国直接接触以促进稳定关系。有分析认为,在英国政界对华敌意浓厚的氛围下,前两者更多是出于“政治正确”,以避免政敌的攻击,而第三点,也就是加强对华接触,才是克莱弗利最想表达的。

  早在2021年,时任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就透露,科技部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对未来十年国内基础研究的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并决定在前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据了解,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具体建设方案原定今年4月左右公布。

  之所以有这样的固定搭配,是因为炭是锦州烧烤的灵魂。相比电烤,炭烤(虽然不健康)火力旺,在燃烧过程中散发炭香,把肥肉烤得滋滋冒油,外焦里嫩,羊肉串就有了灵魂。

  她感慨,基础研究领域能做出成绩、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一般是30多岁,而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却困于“追求短平快项目”的浮躁内卷之中。

刘雅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