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音)

来源: 舜网
2024-06-16 03:10:57

  发展事关全人类福祉,各方都应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不断凝聚国际发展共识、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我们要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把准正确方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月12日,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提出要营造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要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把握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三点重要主张,充分展现了中方对全球发展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大力支持。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意愿更加强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为发展中国家发声,积极促进南南合作,倡导南北对话,推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阐释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张,有利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顺应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实现全球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如同百川汇海,是历史必然。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只能在全球化的发展中解决,单边行径和保护主义只会损人害己。中方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解决好发展失衡等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言,贸易应当成为促进共同繁荣的力量,而非引发地缘政治对立;全球供应链是绿色创新和气候行动的源泉,而非破坏环境。

  把握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是实现全球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正在催生新质生产力。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给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国要打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数字经济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人工智能规则治理,积极推进绿色转型,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潮流。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各国人民都拥有充满机遇的未来。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一直是推动全球发展的行动派。中方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就是为了助力世界现代化,实现共同繁荣。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正 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更大机遇。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94万亿美元,对外投资1478.5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回望过去,哪个年度主题让你倍感荣耀振奋?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雄心;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共享奥林匹克荣光…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在亲历中深受激励和鼓舞。

  “如果有一部分人出现发烧,发烧很重,体温可能到39度,这时候咽喉疼痛非常明显,没有怕冷的明显感觉,只是感觉肌肉酸痛,不是冷的非要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有乏力、咳嗽的情况下,从中医的归属上,它可能是风热诱因所导致的疾病。”刘清泉说,这时候需要用一些疏风清热或者化湿解表、清热解毒这类的中成药,国家中药管理局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里面推荐的一些药物,比如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疏风解毒、宣肺败毒、清肺排毒、热炎宁、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等。

  巴勒斯坦总统发言人纳比尔·阿布·鲁代纳(Nabil Abu Rudeineh )发表声明称,本-格维尔的访问是对巴勒斯坦人民、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挑衅,将导致紧张局势和暴力冲突升级。他指出,本-格维尔的访问表明对阿克萨清真寺大院的冲击已经从以色列犹太人升级为以色列政府,以方单方面一再威胁改变圣殿山的历史现状,这将对所有人带来严重后果。

  发挥家庭医生联系群众和主动服务作用,利用云服务、电话、微信、视频等非接触方式或上门随访等面对面服务方式,做实红黄绿色标识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做到“六个落实到位”:以街道乡镇为单位明确各社区网格包保团队落实到位;完成三类重点人群调查分类并建立台账落实到位;把机构和家庭医生24小时联系咨询电话告知到重点人群或家庭落实到位;通过多种方式对黄色、红色标识重点人群每周联系分别不少于2次和3次落实到位;动态掌握红色标识重点人群基础疾病情况和健康状况落实到位;对重点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或基础疾病加重等情况时及时指导处置落实到位,对红色标识感染人员立即指导就诊转诊,对黄色标识感染人员加强对症用药指导,每天进行健康监测,症状持续加重或经评估不适宜居家的及时就诊转诊。

  “随着经济运行恢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秩序恢复正常,2023年就业形势应当比2022年好。”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告诉记者,2023年稳就业的重点还是要想方设法稳增长,其次是想方设法给企业构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尤其是对于吸纳就业能力比较强的中小微企业。

  上述公告发布后,2023年首个交易日华泰证券A股股价遭遇暴跌,盘中一度大跌逾8%。

陈心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