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开班 打造国际考古实践平台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2 03:10:57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徐婧)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10日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琉璃河考古工作站开班。依托琉璃河遗址,来自美国高校的4名学员将在专业教师和琉璃河考古队的指导下,通过田野考古发掘实践、课程讲座等,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研修。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为西周燕都的封地所在,是目前北京考古所见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例证,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位列“十四五”时期大遗址。

  开班仪式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郭京宁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作为本次国际交流项目的负责人,他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厚重文化底蕴及琉璃河遗址的相关背景,回顾了琉璃河遗址历年重要考古工作进展,希望能以此次暑期学校培训为契机,将琉璃河遗址打造成为热爱考古的中外青年激发学术热忱,共 同探索、交流与实践的平台。

  国际学校教师代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燕文化考古研究部馆员安妮娜表示,中外考古技术体系既有相通也有不同之处,经过教学组的设计和准备,期待国际学生们能够通过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技术实操,对中国西周时期墓葬发掘形成系统性认识,体悟中国特色的田野发掘技术背后的原理和视角。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在这一个月内学有所成并学以致用。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强调,国际合作是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文物局联合美国田野考古学院开办暑期国际学校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他为暑期国际学校的推进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确保教学质量。期望国际学校通过多元的培训形式,分享中国考古学理念、方法与技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复合型考古人才。

  二是确保日常安全。考古院、房山区、琉璃河镇、琉璃河遗址管理处等多方合作,给学员们创造安全、友好,充满合作氛围且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

  三是加强交流合作。期待通过考古暑期国际学校,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和学生共享成果、教学相长,为北京未来开展更多元、更广泛的中外合作奠定基础、提供范式。将琉璃河遗址打造成集科学性、开放性、国际性为一体的国际考古实践平台,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本次琉璃河遗址考古暑期国际学校项目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学校(洛杉矶)承办,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管理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协办。(完)

  ——攻坚克难,大型客机技术支撑不断加强。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

  在谈到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话题时,何莫邪介绍了其创建的“古汉语资料库”——《汉学文典》。他坦言,自己编撰这一资料库的初衷深受中国文人思想的影响,《汉学文典》就是为了帮助全球文人精读中华文学文典,更了解中国。谈到遗产保护,他认为,封闭的文化遗产保护是不科学的,文明的延续需要各展所长,推动坦率的交流和对话,以国际化的视角做出比较分析,方能共同找到最科学的遗产保护方法。

  吴凯丰研究员介绍,一个世纪以来,在阳光下进行有机合成是许多科学家的想法,但前期的探索主要局限于利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子。这项研究将太阳能合成的范围扩大到了阳光中丰富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子,将有力地推动光合成技术的发展。

  是谁给孩子们寄来的爱心围巾呢?让大家感到温暖又好奇的是,包裹并没有留下寄件人的信息和电话。看着这些一针一线织出的围巾,老师和孩子们都想知道,究竟是谁从哪里给她们寄来了这样一份满满的爱心呢?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8/44/1587433955722645868.jpg" alt="" />

刘长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