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器官移植患者定期随访面临现实困境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3 04:53:09

  中新网6月12日电(记者 张尼)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完成器官移植手术2万余例,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不过如今在我国,移植后不依从性一直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

  6月11日是第八个中国器官捐献日。当天,中国初级卫 生保健基金会新生会“携手十年,再谱新篇”1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办。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随着我国移植技术不断进步,手术成功率和短期生存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然而,成功的移植手术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移植患者长期生存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排斥反应、感染、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需要患者长期、定期随访。

  “曾经就有一位肝移植患者在手术后因为没有坚持规律服用抗排异药物以及定期随访,在手术后又出现了肝功能异常。”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移植中心教授陈虹在活动上分享了一则案例。

  陈虹表示,术后随访是监测患者长期健康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移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随访也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数据,对于改进移植手术技术、优化患者护理方案以及推动移植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教授王伟强调,患者自我管理是术后长期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医生在随访时除了给予患者医疗上的帮助,还会给予患者生活方式、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包括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身体状况,识别问题征兆等。

  “目前国内的移植供体仍然非常稀缺,以2022年为例,肝移植的供需比大概是1:7,占比整体移植物需求量83%的肾移植供需比则达到了1:11,因此移植供体非常宝贵,且一场移植手术的费用动辄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因此,移植手术后的抗排异对于患者长期有质量的生活就显得特别关键,不仅需要保证移植器官长期存活,还需要让患者保持免疫力,减少感染或肿瘤的风险。”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强调了移植供体的来之不易,她呼吁关注术后随访。

  2005年,洪山区南湖村进行城中村改造,开发商为黄大发的诚功房地产公司(成功公司的子公司)。村民程金普记得,南湖村的广场上,村民们排队在拆迁安置协议的签订现场。签订开始之前,来了二十辆车,每辆车上下来5个人,带着洋镐把,现场有村民不签协议或表达反对意见,就会被打。

  联合调查组经勘察现场,调取监控视频发现,6月1日,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被涉事食堂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丢弃。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认真调查取证,发布“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

  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关于信息管理的组织体制和规则的整备。虽然对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下达了贯彻信息泄漏对策和法令遵守等指示,但经济产业省也想重新加强管理,并将努力防止再次发生。”

  常建民介绍说,带状疱疹发病前三天介入治疗,效果最佳,拖得时间越久,抗病毒药的效果打折,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此他呼吁患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但多位医生提到,一些基层的医生诊断和用药不及时,会导致患者错过治疗的黄金期。更重要的是,一些患者对带状疱疹认识不足,轻视了其可能带来的后遗症。带状疱疹是自限性疾病,理论上,不就医也可自愈,但临床上,中老年人自愈率低。

  研学过程中,学生希望“玩好”,家长的第一诉求是“绝对安全”,“但真正的研学是去吃苦的。”严初说。家长看到孩子回来“又黑又瘦”肯定心疼,要么下次换机构,要么机构不断提升食宿成本,势必又会压缩课程研发投入,从野外露营进行雨林考察变为“住星级酒店+大巴接送”,考虑到增加交通带来的风险,最后很可能就变成了植物园一日游。

  14日,加拿大籍亚投行员工毕加博吸引了一些西方媒体的眼球。他在其推特账号上宣布,他辞去了亚投行全球通信主管一职。他声称,该银行“由中国共产党操控”,还称自己不认为加入亚投行符合加拿大的利益。

卢淑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