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减损降本的中国“粮”方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12 15:10:55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守护“大国粮仓”,各地做好科学储粮工作,以藏粮于技打造减损降本的中国“粮”方。

  科学守护“大国粮仓”

  “氧气含量20.9%,磷化氢含量为0,可以进仓。”6月1日,在河北省衡水市和平国储粮库,保管员测定仓内数值后,记者从粮仓外扶梯进入粮仓。

  放眼望去,仓内粮面平如镜,过道直如尺。记者随手抓起一把麦粒,口吹无尘土,鼻闻无霉变。偌大的粮仓,如何实现粮情的精管精控?

  “粮食保管,离不开智慧储粮技术。”河北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发中心主任魏树元指向墙壁上的测温线缆说。粮堆里埋着数排测温线缆,各个点位温度通过发射装置传至温控室,保管员可以实时掌控粮温。

  科学控制粮堆温度,是实现绿色优储的关键。“麦粒入库时‘热心冷皮’,需要熏蒸杀虫处理。到第二年春,再使用食品级惰性粉防护。”在魏树元看来,只要粮温控制得当,不仅化学药剂使用得少,还能锁住粮食的营养。

  在江苏,也有一大批“黑科技”守护“大国粮仓”。近日,记者走进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储粮仓库,看到进出仓机器人、粮面施药机 器人、环流熏蒸机等各种智能设备正在忙碌工作。

  同时,粮仓的各个角落,粮情云图、粮食生霉早期监测、储粮害虫在线监测等预警系统传感器也在实时监测中。该公司还建设了“数字粮库”,运用粮食产后低温烘干、害虫诱捕器、新型储粮防护剂等一系列新技术,打造出节粮减损、绿色储粮的样板。

  为了推进绿色储粮的持续发展,我国多地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江苏实施了“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强化仓储性能和储藏功效,有效降低储粮损失。截至目前,江苏现代型粮食仓储设施覆盖率水平指数超83%。河南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粮食完好仓容稳定在9000万吨,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仓容达到1000万吨以上,培育10个以上20亿元规模的大型粮食物流产业园区。

  技术再造“无形粮田”

  科技正在为绿色储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注入新的活力。近日,记者从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了解到,由唐培安教授带领的“粮食储运工程与技术”团队自2009年起,一直致力于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据相关部门统计,超过一半的储粮损失是由害虫造成的。目前,我国储粮害虫监测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取样筛检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也较差。

  “我们以储粮微环境二氧化碳累积速率为特征指标,开发了基于二氧化碳信号的储粮害虫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同时,我们还首次构建了基于储粮害虫特征挥发物的嗅觉检测系统,解决了储粮害虫难以实时精准监测和早期预警的难题。”团队成员吴学友介绍,2021年以来,该技术先后在重庆铜梁国家粮食储备库等6个国家粮食储备库及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应用示范,准确率达90%。

  此外,该团队还针对我国粮食储藏行业对磷化氢长期过度依赖,以及由此导致的储粮害虫对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新型储粮害虫熏蒸剂甲酸乙酯的绿色防控技术,为当前粮库磷化氢替代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五、山东省泰安市市场监管局纠正泰安东尊华美达大酒店未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为

  现阶段,可能有的学生处于“阳康”阶段,对此,学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体育锻炼。在“转阴”后的一个月内,学生不要急于参与大强度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或需求进行低强度的体育活动,如瑜伽、徒步等,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但要注意,运动时若出现咳喘、心悸等现象应及时终止,不可急于求成,要科学恢复体质。

  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违法所得数额无法查清的,罚金数额一般按照非法经营数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一倍以下确定。违法所得数额和非法经营数额均无法查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单处罚金的,一般在三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确定罚金数额;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在十五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确定罚金数额。

  广发估值优势、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基金的基金经理张东一表示,从海外经验来看,防疫措施放松后,人员流动逐步恢复,带动消费数据逐渐回暖,但各国复苏节奏并不相同,普遍呈现出商品消费复苏早且斜率高,服务消费复苏慢且斜率低。在消费复苏过程中,疫情受损的消费行业有望迎来超额收益期。行情演绎的早期,可选商品型消费行业如汽车、家电、家居,可能反弹幅度大;在行情演绎的后期,服务型消费行业如航空、酒店、餐饮,可能反弹幅度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月18日电 (张旭)郭家沱长江大桥及六纵线北段项目18日建成通车。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郭家沱长江大桥是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下,湖北在社区养老和开展社区为老服务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湖北今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就强调,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街道(乡镇)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00个,改造提升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00个以上。推进老年大学建设向下延伸,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刘乃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