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观文博、看美展成大都市热门年俗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3 11:44:15

  “新年好!”走在观众队伍前列的“00后”徐志豪是一位文博爱好者,上午9时就已等候在馆外,想在第一时间给文物“拜年”。“手机上刷了一整天才约上了大年初一的场次,我对上海博物馆有很深的感情,每次展览都会去看。过年到博物馆拜年也是‘走亲戚’,作为一种春节新习俗,我会一以贯之。”

  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告诉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在博物馆里过年、在博物馆里过生日等现象越来越多,这对文博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幸运,希望通过展览和活动带给观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影响。

  对于留 沪过年的上海人来说,观文博、看美展已成为今年春节的热门首选。上海全市文博美术场馆新推出的70多项高品质文博美术展览,主题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在申城营造起具有大都市特点的中国年味,引发沪人“文化赶集”。

  上博东馆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已成为城中文化盛事,来自天南地北的三星堆“显眼包”们难得一见的“相聚”,吸引了各地观众争抢预约参观名额;“火出圈”的中华艺术宫“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汇聚两位画坛巨匠的200件(组)代表性作品,东西融合的“国画新范式”点燃沪上艺术热情;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日本文物在世博会博物馆展出,通过91件展品呈现日本江户时代的生活美学及其与中华文化之间的渊源……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如何推进工业稳增长?怎样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1月3日,位于重庆的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新春送福”活动。当日,该校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师生们现场挥毫泼墨,将一副副充满新年祝福的春联和福字送给在校师生及家属,希望在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以春联为载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strong>为每一步成长喝彩</strong>

  “电子烟产品虽然不含焦油,但尼古丁含量不少,并且为了将尼古丁溶解,在烟油中加入了丙二醇和甘油,加热后产生的甲醛、乙醛、丙烯醛等致癌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李威说。不仅如此,电子烟的二手烟中还包含传统烟草中没有的铅、铬、镍等重金属物质。电子烟的二手烟是水雾状的气溶胶,“水雾”散得更快,但有害物质不会消失,因此电子烟二手烟的危害隐蔽性更强。

  “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下,汽车正在从交通工具向超级移动智能终端进化,软件成为汽车实现智能化的基础。软件定义汽车不仅改变了传统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在改变着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说。

  不过,即将上任的新任共和党籍众院领袖或许会设法提前取得这些资料。在1月1日新发布的一批众院规则提案里,其中一项要求国家档案局需将一切与特别调查委员会有关的记录回缴众议院,时间不得迟于1月17日。

黄彦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