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更重要的是保证旅游体验

来源: 新华社
2024-06-25 06:57:26

  北京等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更重要的是保证旅游体验

  □易之

  景区施行预约制,是近些年开始流行的一种门票管理方式。但随着国内文旅市场开始步入复苏轨道,过多的预约限制已经不太能匹配整体的市场活跃程度,所以不少地方都已经开始酝酿取消预约制,尝试全方位放开。

  除了北京,上海、苏州几地大部分景区均已取消预约制,杭州也在表示就是否取消预约制正在研究。北京等全国最火热的旅游城市宣布开始取消预约制,有着某种风向标的意义,未来大概率会看到更多地方跟进。

  取消预约制的消息一发布,就登上热搜,受到相当多的好评,可见人们还是非常渴望这种说走就走、想去就去的体验。而作为景区,尽可能地敞开大门、广纳游客,确实也是公共资源应有的姿态。

  但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就能发现,不少地方的规定其实留了“尾巴”。比如,北京就明确故宫、国博等景区除外;苏州也类似,拙政园、留园、虎丘等7个景区除外。相信这种例外的规定,也包含着一种现实的考量——这些知名景区,如果不有所限制,恐怕承载力会不堪重负。

  这也说明,人们看待预约制的存废,也要超越单纯的意气之争、价值之争:不预约固然好,但是也不能忽略具体的管理难题。所以,在对预约和非预约的讨论里,不妨有一个更大的前提预设,即把保障旅游体验放在第一位。

  其实,近些年旅游景区过载的情况并不鲜见。今年五一期间,河南新乡宝泉旅游区有大批的游客被滞留在景区,很多游客只能徒步十几公里山路下山;去年10月,四川巴中市南江县米仓山景区因超负荷接待游客,导致大量游客夜晚滞留山上挨饿受冻。这些都是相当深刻的教训。

  人们当然欢迎景区大门更大幅度地敞开,这毕竟意味着游客可以随心随意。但是这不意味着景区可以一放了之,相反这需要更多的设施保障和秩序疏导,以维持这种开放。

  各地在公布相关政策时,对于这种可能的人流量冲击,也应当做好充分的预估。否则一旦游客的体验急剧下降,呼吁全面重启预约制的声音可能又会卷土重来,这些政策红利也有再度悬空的可能。

  对于那些仍然保持预约制的景区来说,也不应以为可置身事外、“坚持自我”。相反,景区和管理部门应当对社会整体对于开放的热情有所感知,哪怕保留了预约制,也应当在保障秩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拓展景区的承载力边界,扩大可接受预约的幅度。

  总之,这一波景区的政策调整是受到舆论好评的,这值得肯定。对于景区和管理部门来说,现在更重要的还是做好“放开后准备”,从整体上提升旅游体验,这其实也是政策调 整的根本目的所在

  (作者是知名时事评论员)

  今晨,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陕西中部等地出现轻至中度霾,四川盆地、贵州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四川盆地局地能见度不足100米。

  今天,梁丽注定在忙碌中度过。早上7点45分到岗交班,8点开始对所有呼吸科主管的院内床位进行查房,下午和晚上睡前再各查一次房,密切关注患者情况。此外,梁丽还要在值班时兼顾各个科室的呼吸科会诊,并随时准备收治急诊或发热门诊的分流患者。

  <strong>世贸组织总干事 伊维拉</strong>:首先中国将带来国内的消费需求,而且制造业将恢复正常,因此对世界经济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总的来说这是积极的,中国是世界增长的引擎,再次开放是一件好事。

  往年,只要在中国,Chris Mak一家都是去芒市友人家共度除夕。今年订单爆满,他不得不留在民宿。

  同时,北京警方对非法烟花爆竹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点上私卖、面上私存、道路私运、个人私买”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打管一体措施。自去年9月底启动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收缴非法烟花爆竹2.19万箱。

  尽管包括美欧在内的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表态积极,但它们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上却态度消极,其先前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仍未兑现。不仅如此,受能源危机影响,欧洲多国气候政策“回摆”,纷纷推迟退煤和减排进程,并增加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的数量。

段希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