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激发创新灵感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5-26 17:49:26

  文化自信激发创新灵感(观察者说)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表达中国人独特时间观,“折柳寄情”展现中式惜别之礼;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在海内外热播,“圈粉”无数;古风汉服、国潮文创等成为新时尚……近年来,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涌现,许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中华文化的气度神韵深入人心,滋养着人民群众的美好新生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大问题。自信才能自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拥有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恰如不竭源泉,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创造新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深厚历史根基。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使我们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从中汲取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宝贵资源,激发创新创造灵感,助推文化繁荣发展。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创新创造,让我们在传承既有文化形态的同时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而让文 化不断繁荣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过程,体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固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只有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源泉。北京作为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色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等各种关系,积极探索转化创新方式,不断拓宽转化创新路径,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通过创新展览展示,精心推出集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学术研讨、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精品展陈,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通过《最美中轴线》《博物馆之城》等品牌节目,彰显文化遗产魅力;通过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公众考古季、北京古建音乐季等文化活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通过文物主题游径和文物文创大赛,让更多的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并转化为文化创新创造的价值源泉和不竭动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

  泽连斯基在会谈中指出,为确保有效应对俄军和保护乌克兰的平民、城市及电网,乌克兰有必要尽快获得所有必要的武器和军事装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在坚持两部制电价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抽水蓄能价格疏导机制。

  王鹤棣:我觉得有可能,川渝地区的人本就自带一些幽默感。但我平时真的不是刻意搞笑或幽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身上总会发生各种戏剧性、离谱的事情,大概都是巧合吧(笑)。

  据媒体报道,浙江一位极星2车主在一次驾车途中发生意外,导致该车大灯与底盘件受损,电池板向内凹陷。

  疫情影响下,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以前企业看重旅游资源,会围绕某处特色资源动辄与地方政府签署金额不小的意向投资协议。疫情之下,很多旅游企业变得更加关注流动性、更看重旅游流量,而且尽量回避重资产投入。为应对疫情期间增长的近程旅游需求,一些旅游企业通过推出“周末请上车”“火锅巴士”、城市可阅读、精致露营、“水上国潮”宵夜等“老地方寻找新玩法”的本地化产品,从中尝到了甜头。这些产品受众广,需求稳定,抗疫情等风险扰动的能力强,从而刺激不少旅游企业加大相关产品线的研发和设计,在这条赛道上展开更激烈角逐。

  我国强大的数字化生态和基础,使得商户可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线上服务能力,居民的线上消费习惯以及不断增强的便利性生活需求持续旺盛。厉基巍建议,对于推进后续的经济复苏,应继续支持消费领域数字化发展。近两年,线上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餐饮商家选择开辟堂食与外卖“双主场”,这一线上线下互补模式也加速了餐饮复苏。接下来,平台可基于消费趋势洞察优势,上线更多营销活动以助力商家增长。同时,还应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整体扩容。通过“政府+平台”模式发放消费券,有效释放用户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领域的消费需求,让中小微商户直接受益,加快生活服务消费领域的全面复苏。此外,还应鼓励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模式,鼓励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基础配套设施发展推广,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深挖消费潜力。

杭翰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