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西南联大精神 原创情景剧《追寻》在昆明首演

来源: 大河网
2024-06-01 23:40:23

  中新网昆明5月31日电 (陆希成)30日晚,由云南师范大学出品的原创情景剧《追寻》在昆明首演,再现西南联大师生教育救国、青春报国、科技强国的感人事迹。

  该剧以西南联大为历史背景,通过当代大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的形式,将梁思成“屈才”盖茅房、闻一多为学生朗诵“红烛”、学子争相报考空军飞行员等西南联大往事带到观众眼前,生动展现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岁月中坚守学术、追求真理、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演出结束时,台下响起热烈掌声,致敬师生们的精彩表演,亦致敬西南联大令人动容的爱国情怀。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往长沙,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云南虽尽力保障西南联大校舍建设,奈何财力物力有限,只能一切从简,师生生活较为艰苦。但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8年间,华罗庚、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一大批名师巨匠,在简易校舍里鼎立治学研究,坚持为国育才。从西南联大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北返,但西南联大精神仍在“红土高原”云南不断成长与传承。联大将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继续办学,发展成为云南师范大学。

  “西南联大精神是‘刚毅坚卓’,云南师范大学一直将其作为校训。”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语言传播系主任张齐说,相比音乐和舞蹈,语言更能打动人心,用情景剧的形式演绎西南联大的故事,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西南联大精神。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先生赤诚、热烈的爱国之心让我至今为之动容。”云南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王毅翔通过这部情景剧,加深了对西南联大精神的理解,在逆境中奋斗,追求卓越,勇于创新,这种精神激励着鼓舞着一代代的 年轻人。(完)

  “我们这种叫‘马嘘嘘’,它不光可以看,也可以给小孩子玩,它可以吹出几种声音。”张福高的儿子、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禄洪介绍说。

  2.问:赶集或前往农贸市场、超市有哪些要注意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少市民将“开年饭”的地点定在家附近的茶楼饭馆,不再需要家中长辈操劳备菜煮肴,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共享天伦之乐,同时带旺了当地的餐饮业。

  老味道还在,新潮流更多。在这里,历史建筑承载的文化内涵正与新业态相融共生,焕发出新的风采。春节假期,记者走进王府井百货大楼,扑面而来的,是客流大幅增长的暖意、抚慰人心的烟火气、处处涌动的消费活力。据统计,春节假期前三天,王府井百货大楼客流量同比翻了一番。

近1900年前

  藏饰店里挂满了藏族元素的包包首饰,许多顾客爱不释手。38岁的店长桑杰从业10多年了,他说:“往年冬天都会把店租出去,今年冬游西藏已经开启,我决定自己看店,希望能把更多带有藏族元素的商品卖出去。”

倪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