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人士:行业已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0 07:30:10

  中新网长春6月19日电 (高龙安)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浩亮19日在吉林长春表示,中国商业航天已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已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的商业航天1.0时代,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2.0时代加速布局。

  当天,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遥感·通信创新大会开幕。

  据了解,商业航天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按照市场规律,以航天产品开发、系统运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航天活动。

  杨浩亮谈到,航天行业正经历新变化,航天科技已从技术专属向引领社会科技发展转变,与其他跨领域学科融合发展,航天技术与产品将逐步实现技术专利市场化、产品货架式市场化,运载火箭则向低成本进入空间技术发展,满足市场各类需求。

  杨浩亮表示,目前,太空经济快速发展,商业航天经济前景非常乐观。国际上有报告认为,到20 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超过万亿美元。

  杨浩亮表示,在商业航天2.0时代,基础性航天业务阶段性目标发生嬗变,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也在发生变革。以商业火箭为例,从产品角度形成可靠、经济、稳定的发射服务,运载能力达到吨级以上;从技术角度形成自主性较强的技术路线和研发能力;从创新角度形成批量化的生产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同时,搭建和培养商业化的供应链,减少对体制内企业的依赖,通过航天科技转化、二次开发、应用、大众消费,作为商业航天整体发展的新突破与归宿。

  据了解,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面向商业航天的火箭总装总测、卫星研产、卫星数据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除了北京、上海、西安等传统的航天聚集地,河北、山东等地的商业航天配套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6月6日,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该发射工位可满足多家火箭公司的十余个型号火箭发射需求。

  杨浩亮表示,商业航天2.0不是航天产业的简单商业化,而是作为航天产业社会化大发展的一种基本形态,建构太空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完)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记者从国航了解到,根据民航局《关于取消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的公告》,自北京时间2023年1月8日零时开始,取消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

  “中国采取新的防疫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艾哈迈德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其新政策将对稳定世界经济、支持全球贸易投资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拥有洲际飞行能力的宽体客机是国际航线的主力,过去三年这些飞机用于国内飞行及被迫停场给航空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成本压力。随着出入境政策进一步放开,为航空公司的经营松绑,将会体现在上市航司的业绩中。”民航业从业人士高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坚守高原,在许多雷达兵家属的心里,不仅是爱人的使命,也是她们的信念。就像刘涛说的,这个世界上最懂自己的人,除了身边的战友,还有妻子陈思敏。

  “大家习惯用文字书写,却缺少了许多想象力。问起为何‘独坐幽篁里’,而不是坐在别的地方?李白吟出‘床前明月光’时,身处室内还是室外?学生很难给出答案。”孙永忠认为,帮助学生以吟唱方式依照古调或新曲把诗句唱出来,将节奏放慢,留下时间来品味、想象,“穿越”回到那个“当时”,或能更接近诗人的真实情感,感知中华古典诗词的本味。

  事实上,有越来越多产业企业开始关注并参与生猪期货。截至目前,已有3000余家产业客户参与生猪期货交易。其中,中粮家佳康、牧原股份、唐人神、大北农、德康农牧等产业链上市企业、龙头企业积极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养殖收益。

赖伟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