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20 19:42:11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定震20日在北京表示,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属于伪科学命题。

  当天在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参加过大熊猫年度优化配对繁殖专家论证会的专家,刘定震介绍保证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有关情况。

  他介绍,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熊猫人工繁育,于21世纪初突破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种群得以快速增长。

  刘定震解释道,在 制定优化繁育配对方案时,通过计算亲缘系数,排除掉3代以内有直系或旁系血缘关系的个体配对。因此,目前包括所有旅外大熊猫在内的圈养种群,如果存在近亲关系,都不允许配对繁殖。经科学评估,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措施下,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可长期维持。

  刘定震说:“我也注意到,最近网上出现一种观点,认为大熊猫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旅外大熊猫存在被利用开展同源基因实验、打‘基因战’或者被克隆的风险。”

贴福字、舞狮子……

  细心的李金兰发现,张树勇夫妻的摩托车上还挂着2021年驿站赠送的礼包袋子。张树勇说:“我们已经连续第8年开摩托车返乡,每年都会在驿站休息,这里提供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暖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吕梁1月20日电 题:山西文水:踏冰踩雪的电力巡线人

  高原福顺德绿色牛羊肉配送中心负责人韩沙力海表示,“在锡山化隆联络组帮助下,今年化隆农产品在无锡市场上销售情况非常好。很多无锡人主动跟我联系购买,我们化隆农产品现在在无锡不愁卖了。”

  何剑龙今年与合作伙伴在西湖花市拿下了2个鲜花档口,销售百合、蝴蝶兰、海棠等年宵花,花市人头攒动,每个档口前都挤满了人。

  同时,古人眼中,“兔”的内涵也很丰富。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四《物性》中说:“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明代徐树丕在《识小录》中云:“俗曰:兔无雄,望月而生也。”古人认为世间所有兔子都为雌性,只有月亮中的兔子为雄性,加之兔子繁殖能力极强,自古便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西晋傅玄《拟天问》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又说:“月为阴水,白兔之形”。古人认为月是“阴水”,还是白兔的化身,故《隋书·天文志》说:“月为太阴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所以,藻井图案中兔子的形象,也有“月神”与“阴水”的意涵,是“以水克火”的延展。

陈香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