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 奋楫前行 “国潮热”为假日经济添活力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3 19:01:17

  桨板拍打水面,激起阵阵浪花,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起点。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里,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甲辰龙腾 盛世中华”2024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活动沿黄九省(区)暨山东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山东沿黄九市龙舟赛在龙栖湖湿地公园举行。

  “龙居镇是黄河流经东营的第一站,拥有省级森林公园、省级湿地公园,旅游资源丰富。‘为一场赛事奔赴一座城’,去年以来,龙居镇已承办铁人三项赛等省市级大赛5场,带动了旅游业发展。”龙居镇党委书记隋海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每年的龙舟赛,各地都会迎来众多游客。今年的龙舟赛,格外受到游客们的追捧。各地文旅部门抓住时机,充分开发与“赛龙舟”相关的经济活动与文旅产业,让这股“国潮热”为假日经济再添新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1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6月8日至10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江田镇三溪村,夜幕之下,10多艘龙舟前后交错,锣鼓声铿锵有力,桨下溅起朵朵浪花。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 赛航。”三溪村党委书记潘银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溪村自古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白天外出劳作,傍晚收工后才挑灯竞渡,就有了夜渡龙舟的习俗,并一直保留至今。

  据潘银官介绍,得益于文旅融合,2023年三溪村人均年收入达3.63万元,村财年收入达53万元,2024年村财年收入预计达到55万元。

  赛龙舟、吃粽子、唱山歌、赏古曲……端午假期,以“赛龙舟”为载体,各地推出特色活动和新型消费场景,丰富群众文化和旅游生活,让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6月10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如期而至。

  据了解,此次端午龙舟赛期间,镇远还设置了非遗活态展演和文艺专场秀,黔东南州各市县也借此机会展现当地的民族歌舞和服饰工艺等。

  “借助这些活动,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也让我们的文化被更多人了解。”镇远县文化馆馆长陈金国表示。文旅深度融合,镇远县现已成为贵州旅游东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23年,镇远县接待游客820.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81亿元。

  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消费场景,端午主题特色活动持续释放消费活力。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61671.9万人次,日均约20557.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2.8%,比去年同期增长5.8%。

  “看见古镇的文化遗产,看见旅游的生生不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古村、古镇、古城,已经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呈现出旺盛的生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要稳步推进古镇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此外,移动储能与清洁能源品牌正浩带来新的储能生态技术与产品。据参展方介绍,2017年成立之初,正浩就携首款移动储能产品参加CES。今年再次参展,正浩重点展示便携电力解决方案并推出智能用电生态新品,其中首款具备草坪清扫功能的扫草割草机等新品获2023年CES创新奖。参展方表示,希望为全球消费者持续带来更智能的产品,赋能美好生活。(完)

  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分布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约有950万人,在全国25个设区市重点侨乡中位居第一。黄锕梅表示,长期以来,泉州海外侨胞关心故乡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通过回乡投资、热心公益等方式,共同分享祖(籍)国发展红利,也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贡献。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7日电 记者从中国围棋协会获悉,第五届“汉酱杯”全国业余围棋大赛总决赛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开赛。这是2023年中国围棋协会主办的首个全国围棋赛事,分为名手、名师、名人三个组别。根据中国围棋协会2022年的段位制度,其中名手组冠军可申报业余围棋最高段位8段。

  当时北京市公安局负责不少重要专案,孙力军并非专案组成员,却频繁来参加会议甚至“作指示”,傅政华每次都亲自下楼迎接,对孙力军的“指示”表示坚决落实,还根据孙力军意见签批重要事项,甚至将上报材料先交由孙力军修改审定。

  面对监护的问题,很多人会优先选择亲人、同事或信任的朋友作为监护人,但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比如监护人自身健康状况变化或遭遇人身意外、搬迁、担心产生争议、专业能力不足甚至监护人出现道德风险等情形,导致个人不愿意担任监护人、无法担任监护人、或监护缺位的情况。对此欧阳智鸿认为,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不愿意担任监护人、无法担任监护人、或监护缺位等情况,老年人监护所托非人,或所托非愿,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人身与财产出现风险的情况屡见不鲜,建立社会监护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在第二次老龄潮(2022—2035年)来临之际,建立社会监护及相关监护监督制度,充分鼓励与支持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填补现有养老服务体系监护制度的缺失是必要且重要的。

  统筹国际合作和竞争方面,2022年,中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遗传资源等国际规则制定。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已通过海牙途径提交外观设计国际申请超千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涉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85项义务已全部履行;在顺利实现244个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的基础上,完成第二批350个产品清单公示;全年举办和参与多双边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活动230次,“云签约”19份国际合作文件。

尚晓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