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赴台,特别要“求证一件事”!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4 10:51:13

  12日下午,台北松山机场热闹非凡。应台北市影音公会邀请,演员胡歌前往当地参加活动。一下飞机,台湾粉丝以超高分贝的尖叫迎接,还有人举“宝总来宝岛”灯牌表达欢迎。“好亲切啊!好想你们!”胡歌喊道。

  “我们不hun彼此”

  当天和台湾青年创作者对话会上,胡歌介绍自己和台湾的缘分:第一次来台湾是在2003年,他在出演的第一部电视剧《蒲公英》中饰演了一位台湾人。

  胡歌说,这次来台,特别要“求证一件事”——《繁花 》剧中,很多人说他的“沪普”(上海普通话)有台湾口音,究竟有没有?主持人笑回:“确实有一点”。胡歌模仿台湾腔说:“说明我们不分(hun)彼此”。

  2005年,胡歌主演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登陆台湾中视,创下不俗的收视率纪录,“逍遥哥哥”一角也走入万千少女的梦中。今年年初,《繁花》热播并迅速火到了台湾。胡歌所饰演的“宝总”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此次胡歌赴台的新闻一经释出,台湾各大媒体社交平台很快就被粉丝“攻陷”。“从小就喜欢逍遥哥哥”“要见到江左梅郎啦”“欢迎宝总来宝岛”等评论此起彼伏。

  更多年轻人粉“陆星”

  胡歌此次赴台行程紧凑。12日下午,他参观松烟文创园区时被问到有没有跟霍建华、林依晨等好友通电话,胡歌说,“该通的都通了,大家都很忙,(依晨)她不在。”

  20世纪80、90年代大陆引进台剧,台湾明星在大陆曝光度升高,加上陆剧中常有岛内知名演员参演,一众明星在大陆收获了大量拥趸。

  不久后,众多陆剧凭借新颖剧情和精良制作走进宝岛,每一部在台热播的陆剧,总能带火几位表现出色的明星。例如近期大火的《庆余年2》,许多“台粉”为张若昀、郭麒麟等演员打call;《我的阿勒泰》也让不少民众认识了充满少年气的演员于适。

  在社交平台帖文评论区,不时能看到台湾网友发问:“薛之谦会来吗?”“什么时候能见到林更新?”......他们盼望胡歌此行是一个开始,未来能有更多“陆星”到访宝岛。

  祈盼两岸春暖花开

  在与台湾青年导演的对话中,胡歌表态:“有好的剧本要找我,我是‘既便宜又好用’的演员。”

  岛内也由此再度掀起关于两岸影视合作的讨论。常年往来两岸的时创影业总经理赖聪笔表示,《繁花》的成功离不开两岸及香港许多优秀工作人员幕前幕后的团结合作,台湾演员林熙蕾也参与其中。因此,该剧拥有不同的视角,也更具国际视野,这种模式可推而广之,创作出更多叫好叫座、走向国际的华语影视剧。

  台湾《中国时报》新闻透视栏目的评论指出,胡歌受到粉丝与媒体热情包围,除了说明“宝总”魅力难挡,也揭示出两岸民间交流更像是两岸关系的基石,是充满“暖流”的,可以为两岸关系堆叠善意。

  台湾《联合报》也撰文表示,哪怕两岸关系趋向严峻,也挡不住民间殷切的交流期盼。文章表示,今年台湾选举前,里长访陆归来被约谈等事件造成寒蝉效应,让许多人“闻陆色变”。没想到,选举后紧张氛围不减反增,许多想要交流的民间团体都担心被扣上“渗透”的帽子。

  13日一早,在桃园机场,胡歌与前来送机的粉丝、媒体挥手道别,签名、合照的邀请,他都一一满足。

  胡歌此行曾表达,期待未来与妻女一同来到台湾欣赏美景、品尝美食。一场“旋风式”访问难免让人回忆起过去一段两岸游客络绎于途的时光。

  作者 木杉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都采用“竞争性项目制+稳定的机构式资助”的双轨模式,但不同国家各有侧重。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机构式资助为主,美国和中国的体制比较像,以竞争性项目为主,不过大部分科研人员能获得一份“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由政府兜底,与项目关系不大。多位专家还注意到,近年来,各国都存在逐渐强调竞争性资助,弱化稳定资助的趋势。

  每一次美国大选候选人,甚至是美国的执政政府,其资金的一大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些军火商,台湾当局把“保护费”交给军火商,军火商再投给美国的这些参加选举的政客,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所以说这么多美国的军火商来台湾,根本就不是为了台湾利益,而是组团来薅羊毛了。

  中新财经注意到,2022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间,周容平等人经密谋后,入户强行抢走一名幼儿,随后交给张维平贩卖;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间,张维平还单独拐卖了8名儿童。

  随着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在外贸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武汉等中部地区城市要实现稳增长,进一步提振消费无疑是重中之重。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也是这些地区继续实现赶超发展的良方。这,可能比打造“网红城市”的意义更为深远。

  实际上,梳理公开信息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领导致辞等,“万亿之城”都是烟台、常州的年度高频词,两座城市难掩对于城市能级跃升的期待。

黄俊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