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2家公司,成功“摘帽”!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1 23:27:08

  *ST豆神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4年6月12日(星期三)开市起停牌1天,并于2024年6月13日(星期四)开市起复牌。*ST豆神股票将于2024年6月13日(星期四)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豆神”变更为“豆神教育”,股票代码仍为“300010”,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不变,仍为20%。

  根据此前2023年11月15日公告,*ST豆神因重整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ST豆神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因*ST豆神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该公司股票交易已同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自2023年4月27日起,该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豆神”。因该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根据相关规定,该公司股票将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今年2月20日,*ST豆神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发布了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函,未来三年其归母净利润将不低于2.8亿元。随着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并终结重整程序,豆神教育因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而触及的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已经消除。

  ST天顺公告,公司关于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审核同意。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6月12日开市起停牌1天,并于6月13日开市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并恢复交易,证券简称将由“ST天顺”变更为“天顺股份”,证券代码仍为“002800”。撤销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此前在2023年4月27日,ST天顺公告显示,由于ST天顺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者鉴证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11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12家上市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停牌,已申请但尚未“摘帽”的公司至少有20家。

  6月6日晚间,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针对近期部分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会否被强制退市的问题,郭瑞明表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

  郭瑞明还表示,*ST为“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曾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和基本面是导致 当前ST板块偏弱的主要原因。新“国九条”对分红不达标的公司实施ST,加大对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的退市力度,调高财务和市值指标的退市下限;新规的长期影响较广,绩劣公司风险较大,根据测算,长期来看重大违法类、规范类、财务类、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可能都会有所上升。

  “近期ST板块表现偏弱,一个原因是投资者担心绩差公司的退市风险上升,但退市新规也设置了一定过渡期,短期内退市公司可能并不会明显增加。”邓利军分析。

责任编辑:杨红卜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1/52/3052016317598262460.jpg" alt="" />

  2022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时期的十个没有”展板前久久驻足。展板之上,列首位的正是“没有贪官污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百年大党一以贯之坚持自我革命的坚强决心,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坚定信心。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生产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刘永东告诉记者,针对一些老旧小区电容负荷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采用有序充电技术缓解电容负荷压力。一些老旧小区由于规划较早,电容量较低,无法布局过多用电量较大的电器。一个个充电桩就像一个个超大功率的“家电”,一旦布局数量超过小区电容负荷,就会影响居民正常用电,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品牌化进程加速

  智慧农田建设,也让田间管理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提效。“以往,不论有没有病虫害,村民们每年至少也要打3遍药。如今,黑土地‘没病就不吃药’,一年打一两遍就行。”杨忠生解释,数据分析来自县农业智慧指挥中心平台,基础数据源自全县51座田间气象站、34个病虫害监测站点、30架农业溯源监控设施的实时监测,“通过收集墒情、气象、病虫害数据,辅以卫星遥感数据,做到智能化分析、预测用肥用药需求,辅助农民高效开展田间管理。”

施毅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