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抢抓机遇、找准规律”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25 13:08:26

转自:新华每日 电讯5版

  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胡喆 戴小河)“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受访专家在新华社24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实现生产力跃升、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抢抓机遇、找准规律”。

  “回顾下历史,我们能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技术-经济轨道”,引发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这是我们国家开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的重大机遇。

  刘冬梅认为,开启新的“技术-经济轨道”,要坚持按规律办事,立足主导技术演进规律,根据研发规律、成果转化规律与市场规律来推进各项工作。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两方面:

  第一,提升主导技术研发能力。要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科研范式变革,加快人工智能资源平台、算力平台等新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系化能力;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前瞻性布局主导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等。

  第二,提升主导技术转移转化与扩散能力。这里面包括,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尤其是在重大科技攻关过程中更多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形成,突出表现为高风险和资本密集性,需要耐心的长期融资,要引导社会资本向支持主导技术创新创业倾斜;充分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与市场空间优势,以应用场景建设为牵引,通过政府远期采购、技术标准迭代等方式,加大主导技术产业化推进力度。

  当地时间6日下午,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前往首尔峨山医院吊唁李相玉。邢海明向李相玉家属致以深切哀悼和慰问,并表示,31年前李相玉长官同中国前外交部长钱其琛在中韩建交联合公报上郑重签字,掀开了中韩关系的崭新篇章,为此后双边关系的快速全面发展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人民永远铭记李相玉先生生前为中韩建交和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中方愿同韩方一道,继承先辈遗志,坚守建交初心,牢记友好使命,携手前行,深化合作,大力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切实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过去一年来,宣传思想战线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以愈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同心唱响时代奋进凯歌,汇聚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同时,聚焦支持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全力落实返岗稳岗和各类暖心举措。各区人社部门将按照区政府统一部署,牵头制定本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返岗交通补贴方案,锁定补贴范围,细化操作流程,落实资金保障,支持外来务工人员节后加快返岗复工。积极配合区商务、建设、交通等部门,制订和落实电商平台、邮政快递、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稳岗补贴实施细则。巩固拓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成效,广泛开展对留岗务工及因疫情滞留人员的慰问活动,发出慰问信,鼓励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发放新春礼包、电影票等,及时传递温暖与关怀。

  2022年,为落实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镇罗营以乡村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围绕“红色记忆”、“生态和谐、产业创新”与“民生服务”三大主题,对乡村资源进行多元价值挖掘和综合高效开发利用,实现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业生产型产业转向生态服务型产业,主动融入首都城市经济,探索互动、共赢共生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是镇罗营乡村振兴模式的核心路径。“山水镇罗营”正是这一发展体系和路径的形象表达。

  低能耗、高续航、人机交互……各品牌以不同卖点吸引消费者。“新能源车续航超过700公里,满电环岛一周成为可能。”海口市民李利说,海南气温适宜,充电设施比较完备,避免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丰富的人机交互功能,也为岛屿旅游增添更多乐趣”。

  其次,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坚决破除所有制身份歧视,解决该放的领域没有完全放开、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设置门槛和隐形障碍等问题,全面排查和系统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不得额外设置对民营企业的准入条件,解决事实上一些领域存在的明放暗不放、虚放实不放的问题,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这也是官方提出的要求。

张思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