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促商事法律合作 助力企业投资往来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1 21:57:12

  中新网泉州6月20日电(记者 孙虹)2024年中国—东盟法律研讨会20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工商界、相关协会及律师事务所代表参会,交流对相关重大法律问 题和热点法律问题的思考。

  当天,“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泉州研究院”揭牌,并成立“海丝投资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暨海丝法治基金;泉州市人民政府与西南政法大学于此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和制度,对于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尤其是,在中国—东盟这一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法律的合作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在反腐败工作上,我们与中国开展了培训项目、技术整合、人员交流、执法和资产追回等方面的互动,不仅进一步提高我们有效打击腐败的能力,也有助于在两国建立一个具有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健全框架。”柬埔寨王国反贪局副主席康盛指出,柬埔寨将继续加大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与“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务实合作,加强经验交流、公共能力建设和法律互助。

  千百年来,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大批泉州人“下南洋、闯世界”,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主要聚居在东盟国家。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和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不断推进,东盟已经成为泉州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战胜认为,本次研讨会聚焦“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护航民营经济‘走出去’高质量发展”主题,将推动东盟与泉州商事法律合作不断深化,为双方企业投资往来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依托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通过打造东盟区域国别法律专家库、建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法律查明数据库、推动中国—东盟民间法治交流合作、推出东盟法治英才班博士学位项目等,在国内涉东盟民间交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品牌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成果。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君表示,期待通过举办类似的学术研讨,中国和东盟法律法学界能够携手共进,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法律合作机制,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由泉州市人民政府、西南政法大学主办,中共晋江市委员会、晋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市公安局以及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推动中国—东盟法律制度研究人员及实务工作者密切对话交流,共促区域法治建设合作,助推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期间,与会海内外法律界人士围绕“警务合作护航民营经济‘走出去’高质量发展”“中国—东盟法律服务平台构建”“民营企业赴东盟国家投资的合规问题”三个分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对话研讨,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建议,助推中国—东盟司法执法合作和法治建设。(完)

  征收能源暴利税是为了实现相对公平,但其负面效应不可避免。一方面,能源公司利润被压缩,会将损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另一方面,暴利税很可能降低能源供给,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此外,能源市场具有周期性。前几年市场低迷时,这些油气公司的利润并不高,如果企业承受了经济不景气的代价,但价格上涨时利润又被攫取,将会打击其投资意愿,延缓向绿色能源转型的进程。

  全面实行注册制后,新股供给会大量增加吗?记者从证监会了解到,主板上市门槛更加多元更加包容,强化了板块大盘蓝筹的定位,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开距离。同时,在上市节奏方面,预计仍将维持相对稳定的发行节奏,不会出现扎堆上市、短期新股供给大量爆发的局面。

  车行在纵贯桐城的206国道上,只见送原料、拉货的大卡车络绎不绝,道路两旁不少四五层小楼的门面房里,活跃着从事塑料包装袋生产的小企业的身影。

  据介绍,该项目将建设床位1300张,一期建设内容包括云南省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以及云南省民族医医院一期医疗综合区项目。

  <strong>重庆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strong>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专场云聘会的直播现场,招聘人员正在介绍单位的发展状况,发布优质岗位信息。求职者在线观看“云聘会”,可在线上“一对一”面试、在线互动答疑,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

江佳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