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华裔青年翻译中国民法典 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

来源: 能源网
2024-06-07 07:03:45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巴西华裔青年翻译中国民法典  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

  中新社记者 金旭

  1260条法条,花费一年半多的时间,巴西华裔青年陈怡倩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中国民法典”)翻译成葡萄牙语。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

  陈怡倩出生在巴西,童年时光在浙江青田度过,之后在西班牙完成小学和初中的课程,16岁时又重新回到巴西继续深造,并如愿成为一名律师,专攻企业合规管理。“多语言环境下的成长带给我优势,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不管生活在哪个国家,我的父母都坚持教我中文,他们希望我能够保持对中文的掌握和热爱,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更好理解中华文化。”她说。

  “读本科时,中国首部民法典诞生,学校的一位教授对此很感兴趣。但当时还没有英文版,于是他请我帮忙翻译。我们商讨了翻译细节,一步步把想法变成现实。”陈怡倩坦言,这是一个挑战,但对她而言也是一次很棒的经历。“通过参与翻译和整理中国民法典,我感觉和祖籍国的距离更近了。”

  陈怡倩告诉记者,中国有自己的机构,和巴西的政策也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在翻译中规范法律术语是一大难点。“我会先熟读巴西的法律法规,找出与中国民法典中性质相似的机构进行对照,在完成基础的翻译后,我又对文本进行五六次的修改和润色。”她说,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是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和再创作,在确保准确性和流畅性的同时,也要呈现出中国民法典的精髓和细节。

  2021年葡萄牙语版《中国民法典》出版后,陈怡倩参加了很多演讲活动,向当地介绍中国法律制度。“比如,我会向当地侨胞解读这部法典如何为他们提供法律保障,也会帮助巴西商人了解中国的商业模式。”她表示,在阅读中国民法典时,一定要结合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来理解。

  “在巴西,当地民众喜欢中国的电影、音乐,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美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年轻人渴望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信息,希望通过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启示和借鉴。”陈怡倩说。

  怀抱着对祖籍国和对法律的热爱,陈怡倩今年选择来到清华大学 进行深造。“中国在不断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我一直关注中国法律的发展动态,希望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国法律的发展,向更多外国民众讲述中国民法典的影响力。”(完

鹿晗:我是因为看了02年世界杯……

在孙黎看来,打造全球化品牌、做好品牌建设不是仅仅参与世界杯就可以的,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系统化建设的事情。未来中国企业要树立全球化品牌,就要打好数字化这张牌。他认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营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用好社交平台,用短时间的视频图文传播企业故事;用好草根网络意见领袖,迅速在网络上形成产品口碑;高度重视消费者的隐私数据安全,建立牢固的电子信任关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品牌声誉等等。

瓦伦西亚在国际赛场上的首秀发生在2012年3月,当时他22岁,自那以来,他在75场比赛中打进37球,是厄瓜多尔队史上最佳射手,并在厄瓜多尔的第四次世界杯之旅中作为队长引领球队。对于“超人”来说,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世界杯比赛,他现在已有5粒世界杯进球。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这位前锋的世界杯首秀,当时他打入3球。

(虎扑)

路透社报道,对于主队球员进球、胜利后,伦敦的一些英格兰球迷相互拥抱,向空中泼洒啤酒,高唱歌曲《足球回家》。

商人逐利,嘉士伯啤酒对利物浦的难舍难分源于足球比赛对于啤酒销量的加成。根据天猫超市的数据,去年欧洲杯期间,啤酒销量增幅超过40%。

王筱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