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已布设410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

来源: 红网
2024-06-06 09:19:36

  中新网合肥6月5日电 (记者 张强)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严忠屏5日介绍,安徽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推动监测体系建设,布设410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覆盖森林、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其中,安徽大别山(森林)生态质量监测站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生态监测网络逐步完善。

  当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状况。

  据介绍,安徽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编制印发安徽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方案和指南,启动以大别山、黄山—怀玉山中国生物多样性 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的23个县区调查工作,力争到“十四五”末逐步摸清安徽生物多样性家底。

  目前,歙县和潜山市2个试点县(市)已完成调查中期评估,黄山市、池州市等多地发现“生态试纸”中华秋沙鸭。黄山九龙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共建共管、岳西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共同富裕、合肥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等3个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同时,安徽推进生物资源价值转化。推动各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助推生态“红利”转变为民生福利。推进生物资源与产业融合发展,如岳西县围绕“岳西茭白”“岳西黑猪”着力构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霍山县探索出“一斛”“一茶”“一水”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下一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将编制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完)

  会议提出,到2025年,重庆市林地稳定在7000万亩左右,森林稳定在6800万亩左右,湿地稳定在22万亩左右,草原稳定在35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

  “拙政问雅”项目是基于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的一个文化旅游创新产品,按照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要求,借助影像、光效的跨媒介艺术手段将中国园林转述为当代美学空间。这也是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经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全面评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项目。项目运营20个月,即收获了游客量增长5倍的惊喜。

  时至2023年2月7日,哈尔滨冰灯早期的组织者、建设者、老专家、冰灯冰雕技艺非遗传承人等故地重聚,参加哈尔滨冰灯60年庆典活动,为象征冰灯60年的“冰砖金字塔”揭牌。

  没“阳过”的孩子

  本报记者 丁怡婷(人民日报)

  彼时,飞机驾驶舱和乘务舱并未完全隔开,少年刘家维在一次乘飞机亲眼见证了飞行员的神奇以后,更加确定了飞行梦。大学毕业后,刘家维先是去加拿大学了“私照”(通用航空驾照);后来又报了飞行员面试,在5000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幸运的40人之一,被送往澳大利亚考取民航驾照。

林慧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