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前外长:“中国是值得信赖的老朋友,两国人民越来越亲” | 世界观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25 19:19:30

  2024年是中国和坦桑尼亚建交60周年。卡布迪指出,这一节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他还称,60年来,坦中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未来坦中务实合作将更加紧密,两国人民会越来越亲。

  诸多项目见证两国友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60年来,中坦两国友好关系已奠定坚实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非洲援建的坦赞铁路,见证了中坦两国“亲如兄弟”的友谊。

  卡布迪提到,1976年通车的坦赞铁路,是中国参与承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工程之一,为非洲内陆国家提供新的出海通道,始终被坦桑尼亚民众铭记于心。

  “不仅如此,坦桑尼亚的多家纺织工厂都是中国援建的,友谊纺织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卡布迪说。

  他表示,中国还推动了坦桑尼亚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并帮助该国发展医药产业,为当地的医院和药房提供药品。

  卡布迪还提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很多中国医生前往坦桑尼亚的农村地区,参与当地医疗救援工作。

  尼雷尔水电站、中央标轨铁路第五、第六标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近年来,中方为坦创造就业、改善民生、互联互通作出重要贡献。

  “不用美元,用人民币”

  “中国是坦桑尼亚最大外资来源国,在工业、商业、贸易和物流等多个领域都有投资。”卡布迪介绍。

  他还强调,“坦中 双边贸易额很高。”2023年,中国继续保持坦桑尼亚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8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6%。

  卡布迪指出,如今,在华坦桑尼亚商人不用美元,而是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因为坦中两国的银行达成了相关协议,进一步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 

  卡布迪介绍,坦桑尼亚最近兴建的许多工业项目,都是由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打造的。

  目前,在坦桑尼亚注册的中资企业接近700家,其中含国有企业近百家,主要从事工程承包、投资以及双边援助项目。

  卡布迪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坦桑尼亚,坦桑尼亚不仅能从中获得更多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技术转移。比如,在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空间科学等领域,中方可为坦方培养一批技术人才,缩小该国与技术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

  “两国人民越来越亲”

  60年来,中坦关系一直走在中非合作前列,已成为中非关系和南南合作的典范。随着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向更广领域拓展,中坦友谊必将继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最近,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开设了一批受到中国投资者关注的旅游产业集群,这是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的领域之一。”卡布迪说。

  以中国援非医疗队为故事原型的中国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就在坦取景拍摄,该剧2023年在中国热播,吸引了许多中国游客赴坦旅游观光。

  卡布迪表示,“坦桑尼亚的旅游发展空间还很大,通过与中国同行交流,我们能够了解中国游客的旅游需求,比如喜欢什么样的景点或服务。”2024年是中国—坦桑尼亚旅游文化年,两国将开展旅游文化推介活动。

  “在坦桑尼亚,许多擅长杂技的年轻人,都曾远赴中国,接受了中国教练的培训,”卡布迪表示,“我们要让坦桑尼亚的年轻人到中国交流,也要让中国的年轻人来坦桑尼亚交流。”

  近年来,中坦双方持续推动在人文领域交流合作,越来越多的坦桑尼亚人选择来到中国留学,坦桑尼亚在华留学生人数,高峰时期曾达到5000人。同时,中国也在坦桑尼亚开设了鲁班工坊等技能培训机构。

  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关心百姓生活的最细微处,送上新春暖心的祝福。这份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让千千万万基层劳动者、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坚持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美好生活。这些年,他们始终记得那年来自总书记的温暖与关怀,回想当时和总书记一起拉家常的场景,仍是满脸笑意,满心欢喜。声声送祝福,句句暖人心。今年春节,全国各地乡里乡亲一起给总书记拜年。祝习总书记和全国人民新春快乐,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众多“神兽”之中,中国人为何选择老鼠、老虎、兔子、龙等来做“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为何能在世界多地特别是亚洲广为流传?这些问题的背后,正是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传统文化。

  第二,住院患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经达到了85%,提示我们住院的正常诊疗也在恢复。特别要指出的是住院患者手术量在12月9日到31日呈现下降趋势,1月1日以后就呈现了稳步提升的态势。1月17日比12月7日住院的手术量,已经上升超过了20%。这些指标都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得到恢复。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磨合,深合区迈入加快发展阶段,为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注入新动能。

  疫情暴发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重要倡议,郑重宣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团结战“疫”的鲜明立场。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在污染防治方面成效明显。

陈佳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