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来源: 千龙网
2024-06-18 00:29:57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作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大局和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规定。进是方向和动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恢复增长,加上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现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省级政府要推动财力下沉,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严禁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各地区各部门制定政策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防止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研究储备政策要增强前瞻性、丰富工具箱,并留出冗余度,确保一旦需要就能及时推出、有效发挥作用。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标尺,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精准做好政策宣传解读,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根据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高昂的价格让魏岑望而却步。根据头豹研究院2022年4月披露的报告,消费者拒绝植发的两大原因之一就是价格昂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杜燕)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和门头沟区为代表的京西地区具有百年钢铁史和千年采煤史,是国家级城区老工业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首都的西大门。今年,京西地区将突出产业转型,开工建设首钢怡和合作项目、王平煤矿主题休闲度假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打造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和“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努力汇聚更多优质资源。推进中关村石景山园和门头沟园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做精做优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京西示范区产业高端化、特色化发展。

  纵观世界历史,语言往往成为各个民族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也是一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西方殖民史中,强势文化促进了西方民族语言的广泛传播和使用,比如英语伴随着英帝国殖民体系,成为大多数英帝国旧殖民地的官方语言,这种官方性甚至取代了那个国家的本民族语言。也就是说,根据欧美国家的殖民经验,殖民所凭借的语言,就应该是宗主国强加给殖民地的本民族语言。就像日本对我国台湾省、东三省曾经进行的“皇民化”运动,强迫中国人学习的是日语,以方便从文化上消灭中国人的民族性。

  在充满未知的生活中,难得相聚、相爱、相守,在新年伊始,以一张全家福,回溯自己的原点,致敬将大家带到一起的人。

  <strong>未来能降价吗?</strong>

  查立伟认为,在古丝绸之路上,茶叶是重要商品,并在不同文明和传统文化中留下印记。如今,品茶的习惯已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很多国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成为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他表示,“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过程中,威尼斯扮演着重要角色,欧洲第一份提及中国茶的历史文献就来自这里。”目前,越来越多意大利人开始对喝茶和其保健功效产生兴趣,与茶有关的商店和爱好者协会也不断涌现,这让查立伟感到非常开心与欣慰。据他介绍,协会正致力于建立茶学研究与传播的新项目,将在今年秋天正式启动。

陈惠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