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来源: 网易网
2024-06-02 22:18:11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以现代科技与艺术语言沉浸式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魅力的《智绘华彩·“纹”脉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日前在京开幕,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以北师大艺术 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中国封建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图案放大、重构,通过“锦绣华章”“天人合衣”“数字再生”三个展区,直观表现了十二种纹样与传统服饰、礼制的联系,生动展现了中国艺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力。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与协同单位基于对中国传统纹样数据集的标注和处理,形成国内首个中国传统纹样人工智能大模型。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该模型交互体验,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纹样作品,让观众感受传统纹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新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是该展策展人。他表示,此次展览与东城区合作举办,在“共创美学”观念下,依托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放大并重构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元素,将“双创”精神落实到产学研一体化运转机制的创新探索。秉承将青春活力融入首都文化建设思路,以沉浸式数字展览形式将美育深入社区,对区域文化服务建设、高质量艺术创意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承办,将持续至6月13日。(完)

  据陆林解释,儿童由于居家上网课,学习效率较低,缺少同伴交流以及受到家长长时间的关注,也会表现出焦躁,易怒。部分性格内向、敏感多疑的老年人,容易产生疑病现象,过分关注身体上的微妙变化,对疫情过度担忧,引发焦虑抑郁。

  ——各方力量积极发力,科普活动受众广泛。2021年全国各类机构组织线上线下科普(技)讲座103.82万次,吸引33.80亿人次参加,与2020年相比增长108.24%;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技)专题展览10.07万次,共有2.05亿人次参观,比2020年减少35.91%;举办线上线下科普(技)竞赛3.68万次,参加人数达7.26亿人次,比2020年增加294.22%。科技活动周是全国公众参与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以“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为主题,通过“科技自力更生”、“科技自立自强”、“北京创新成果”三大板块,重点展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活动周期间,全国共举办线下线上各类科普专题活动11.16万次,参加人次达5.93亿,比2020年增长21.26%。

  <strong>魏建国:出海抢订单,要成为常态化的做法</strong>

  语合中心党委副书记于天琪主持座谈会并指出,语合中心将严细深实贯彻落实好重要复信和讲话精神,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这一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法律7件、修改法律11件,正在审议的法律案数十件……稳中求进、有条不紊的立法工作,展现出鲜明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导向。

  第四条 国家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与应用,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郭雅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