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为中国文物数字化行业定“标”

来源: 知识网
2024-06-16 14:52:47

  中新社兰州6月15日电 题:“数字敦煌”为中国文物数字化行业定“标”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 高莹

  千万年以后,丝路沿线的珍贵人类文化遗产,如受不可控的自然灾害而毁于一旦,其留存的大量数字化资源可让它完整复原。这一“复活术”是敦煌研究院基于“数字敦煌”项目30多年探索实践,编制完成的中国文物数字化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形成丝路文物数字化成套解决方案和装备体系。

  “多年来,中国文物数字化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是五花八门的,彼此之间的格式数据或采集数据很难形成兼容、互通或共享。”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晓宏1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说,由该院主导完成的文物数字化规范工作流程和行业标准,将加快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信息的抢救性科技保护进程。

  中国文物数字化建设未来都将采取的这一“标准”,是在敦煌石窟295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86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等工作中,逐步探索总结和研究所得。

  同时,敦煌研究院近年在为新疆克孜尔石窟、山西芮成永乐宫、四川阿坝州甲扎尔甲山石窟等中国9省区市22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受邀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遗产,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撑和工程实施中,亦为制定“标准”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实操经验。

  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樊锦诗提出“数字敦煌”的概念。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经过三十年的探索与研究,研发了一整套适合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施了“数字敦煌”项目。

  “数 字化的过程,既要保证采集图像的清晰精度,又要保证光线均匀、色彩高度还原,还要让单幅原始图片能拼接成一个整幅壁画,最后还要能整窟复原出来。”丁晓宏分析说,尽管数字化采集设备已升级至第四代的自动化,但根据洞窟形制的不同和墙壁曲率变化,“文物悉数走出洞窟”仍是一个漫长过程。

  丁晓宏说,“数字敦煌”被提出后,几代莫高窟人都一直在与时间赛跑进行抢救性保护,把敦煌石窟里的壁画、彩塑等空间信息尽快采集下来。直至十年前举办首场“数字敦煌”展览,让不可移动的敦煌文物从莫高窟走了出来,“数字敦煌”项目在加速数字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数字化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利用。

  此后多年,敦煌研究院利用海量数字化资源,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创新设计理念,将科技与艺术融合,在世界各地举办了30余场次的“数字敦煌”展览。为了让更多敦煌文化爱好者一睹真容,针对世界不同人群差异化的文化需求,该院还于近年通过线上密集分享各类数字化成果。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实现全球共享,用户遍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2000万人次。2022年“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2023年“数字藏经洞”让海内外的敦煌文物得以新的方式重聚、重塑、重现、重生。

  “现在有了行业标准之后,中国文物数字化成果不仅是通用的,而且真正实现了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丁晓宏表示,数字化不存在伤害文物本体的风险,可围绕其做各种加工利用的拓展尝试,不仅传播和使用范围不再受地域时空限制,也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是中国文博领域内一次全新的探索。(完)

  部分地方由省级人大统筹建设,利用“全省统建”方式推进系统建设。如河北、山东、云南、宁夏等14个地方建立系统建设统一技术规范;浙江引入“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推动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湖北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签合同、统一维护的方式,大幅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

  <strong>重庆市巴南区返乡创业者戴巧红——</strong>

  闻悉噩耗后,吴京也发文悼念于海。“惊悉于海老师逝世,不胜悲痛。《功夫小子创情关》《太极宗师》《新少林寺》《少林武王》……仿佛还历历在目,于海老师一路走好。”(完)

  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带动下,重点项目配套融资充裕,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来自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广东省已签约基金项目共274个、投放金额1178.3亿元,新增规模全部投放完毕、投放金额居全国首位,涉及项目总投资1.93万亿元。

  险资机构如何看待2023年资本市场,又将怎样配置资产?近期,《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太平资产、昆仑健康保险、爱心人寿等多家险资机构。整体来看,受访机构对2023年的权益市场走势颇为乐观。多家机构称将适时提升权益仓位;而对固收市场的配置策略则较为多元,依据市场走势灵活配置利率债、信用债等是主基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宁1月17日电(祁增蓓)16日下午,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青海西宁举行。

林雅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