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布局电动化、智能化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5-31 21:22:45

  中新社柳州5月30日电 (林馨)5月30日,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工”)国际工业园里,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等多款智能驾驶设备吸引全球客户注目。它们能够实现精准定位、智能操作、智能派工等复杂操作,适用于港口、矿区、车站转运等多个场景。

  当天,柳工5·28全球客户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等地的600多名客户走进柳工。客户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感受柳工电动化产品的极“智”魅力。

  在全球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情况下,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柳工产品一大竞争力。柳工电动设备已在东盟、欧洲、北美和南亚等众多市场成功推广,累计销量超过5000台。

  印度一名客户代表表示,和柳工的合作已有十多年之久,从柴油工程机械产品升级到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上周,刚刚又购买一批柳工的电动设备。柳工电动化装载机高效、节能,希望未来双方有更多合作。”该代表说。

  与柳工一样看中低碳环保的,还有其客户中国山西晋南钢铁集团。该集团新能源物流公司总经理武江会算了一笔账,使用柳工电动化设备后不仅节能环保,还节能增效。“此前,使用柴油设备每天花费油费上千元(人民币,下同),如今算下来使用电动化设备一年能节省三十多万元。”

  在柳工全球研发中心电动技术与产品研究院院长赵明看来,工程机械设备做好智能化和电动化结合,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作为行业最早研发电动化的领军企业,“绿色”柳工电动化已经历十年发展。他表示,如今,对于全球客户而言,电动化设备购买成本大幅下降。未来,要解决客户所担忧的设备续航问题以及特殊场景工况作业等。

  近年来,柳工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持续发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今,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已建成投产,柳工中源液压智慧工厂、柳工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创新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

  随着技术创业,也让柳工出海之路越走 越宽。今年一季度柳工营业收入79.39亿元,国际市场占比继续提升。其中,海外业务总体营收达38亿元。

  在全球新能源趋势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一边开展全系列产品动力变革,一边加速新能源电池等布局。近年来,?徐工集团也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出加速度,电芯电池、电机电控、充换电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和充换电站基础设施精准布局。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布局风、光、储、氢新能源产业链及部分核心装备技术。

  日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乘电动化潮流进入日本市场。柳工和徐工两大中国工程机械巨头携多款电动产品首次亮相在日本千叶举行的建筑与测量生产力提升展览会,将工程机械领域的电动化、智能化潮流注入日本市场。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在此前召开的2024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节上表示,当前工程机械行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转型。全行业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电动工程机械正在逐步形成工况适应性好、零尾气排放、低噪声、高可靠、易保养、高效率的竞争优势。(完)

  <strong>OTA升级让汽车“不怕冷”</strong>

  “通过‘一网通办’,我们只用了几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过去要花将近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所有手续,足不出户就将工商、社保、银行等事务全部完成。”单羿说。

  其一,中国持续推动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

  贺一诚指出,2023年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3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澳门发展的多重利好因素正在显现。特区政府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按照“提振经济,促进多元,纾解民困,防控疫情,稳健发展”的施政总体方向,有效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用好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深合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切实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奋力开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

  中越、中欧联程班列“越南—中国—哈萨克斯坦”新线路的开通,进一步健全了东盟国际货物运输网络,大幅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扩大广西国际班列在亚欧、东南亚区域的辐射面与国际影响力。(完)

  记者还了解到,过去十年,山南市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县区发证实现零突破,电子证照调试工作率先完成;进一步强化水资源日常监管,水资源费逐年递增,2017年以来水资源费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水资源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节约用水工作也取得新突破,山南市水利局和12县区水利局完成了水利系统节水型机关的建设,曲松县完成了县域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并通过水利部验收。(完)

彭君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