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绿色发展 中外专家共话农业创新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5-30 20:24:14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薄雯雯 官逸伦)5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合支持的首届农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聚焦“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主题,围绕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种业创新技术、中非农业合作等议题,分享农业发展新成果,探索农业合作新模式。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未来愿与各方一道,持续巩固好合作基础,共同谋划好新的合作潜能,达成更多有利于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行动计划,推 动农业实用技术和良好实践经验在亚非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更好服务于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兰玉杰表示,从战略高度推动国际农业和粮食合作,对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具有深远意义。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自然科学基金委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已共同资助26个合作研究项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未来也将在农业、食品、健康领域继续拓展和深化合作。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表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饥饿危机。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农业前沿问题上促进科研人员进行分享与对话,打造重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在农业领域全球伙伴之间促成更紧密的合作,激发更有效的行动,并尽快惠及世界上需求最迫切的人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就“粮食安全与种业科技创新”作主旨演讲。他回顾了作物育种的四个时代,并提出智能作物是未来育种5.0时代的核心,即通过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内的智能手段培育能够适应环境剧烈变化的、高产稳产的、优质的智能品种。

  布隆迪国家农业科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尼优奎希米拉以“中非农业合作:布隆迪成功案例与未来之路”为题进行主旨报告表示,布隆迪与中国农业合作成果丰硕,通过引入中国的经验技术,实现水稻产量的大幅提升,帮助当地农民增收,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本次会议还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比利时、埃及、巴西等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等国际机构的20余位农业科研专家,以及中国国内农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等近300位专家学者参会。(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周玲强也为文旅复苏支招。他认为,在文旅复苏中,可以将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和教育部门的研学工作结合,让旅行社有长期稳定的业务可以开展,让文旅复苏更加“软着陆”,确保文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6日电 1月5日,中国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其重点修订内容包括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作为诊断标准,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离收治”,调整“出院标准”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昆明1月6日电 (记者 韩帅南)6日18时,“民歌大观”第六期——《歌满云南花满涧》云南经典民歌音乐分享会在中国新闻网播出。本期民歌大观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举行,多位南涧本土歌手联袂献上一场民歌盛宴,展现大理南涧的美丽风光和民族文化。

  感染后病情的轻重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目前,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力相差无几。如果是曾经“阳过”的人再次感染,病情可能会相对第一次感染更轻。没“阳过”的人感染,病情也会与其他人第一次感染时程度类似。

  与此同时,2022年浙江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也取得一系列成果,该省共开展未来社区创建783个、建成108个;开展未来乡村创建378个、建成275个;开展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212个、建成111个。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下外需萎靡,需重点发力内需,而内需中消费最具弹性和潜力。特别像出行和线下类,均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疫情防控方案大幅调整后,对于消费市场最大的干扰因素已消除了。”

吴国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