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一杯咖啡”的社会气象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2 05:47:46

  中新社拉萨5月31日电 题: 西藏拉萨“一杯咖啡”的社会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拉萨,这个酥油茶、甜茶一直稳居茶饮界C位的城市,近两年也吹来了咖啡文化盛行的风。

  云丹措姆是拉萨本地连锁咖啡品牌柠渡的主理人,自2019年开始学习到创业,如今有4家咖啡馆,自创的藏族特色酥油拿铁一直是畅销品。

  她说,拉萨咖啡馆逐渐增多,跟近年来成都精品咖啡市场发展有很大关系,拉萨顺应了这波潮流。另外,拉萨人喜欢喝甜茶,有很好的饮品文化习惯。

  经营中,云丹措姆成立了西藏咖啡行业中首个高原咖啡实验室。她说:“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引进咖啡树,在西藏墨脱等地方试种,我为他们提供了咖啡豆结果化服务。希望未来在咖啡赛场上有人说这是西藏的咖啡豆,这也是我做咖啡的终极动力。”

  孙浩来自安徽宣城,作为背包客一路搭车进藏,旅居西藏已10年。2022年开咖啡馆前,他做过一年的甜茶馆,彼时更多面向游客。喜欢咖啡、喜欢拉萨,孙浩做咖啡馆更多在情结,故开店选址在八廓古城。前来消费的顾客多以周边年轻的上班族为主,他也会通过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引流游客。

  咖啡上高原也遇“水土不服”,因海拔高,开水沸点不到100摄氏度。孙浩说:“水温不够,萃取会有些不足,不过拉长萃取时间可以弥补,口感相差无几。”

  这两年咖啡馆数量陡增,孙浩形容,咖啡馆相当于年轻人的甜茶馆。他说:“咖啡馆是城市气质的表达,当地年轻人对咖啡文化审美越来越高。”

  尽管市场有限,但近两年不少连锁咖啡品牌入驻拉萨。云丹措姆和孙浩认为,连锁咖啡对他们影响甚微,拉萨人生活慢节奏,本质上需要的是咖啡文化带来的休闲方式和舒适环境。

  30岁的达珍是咖啡深度爱好者,她说:“有喝咖啡的老地方,也会和家人或朋友打卡新店,咖啡成为日常消费。经常早上上班前,网上下单外卖咖啡。”

  达珍观察到,咖啡社交逐渐成为拉萨职场人、年轻人的新社交,互动、话题都会从一杯咖啡开始。她还表示,咖啡馆增多无疑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完)

  不少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在清华大学人因工程与智能交互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茜看来,这条“鸿沟”并非不可逾越。问题的关键,在于加速数字技术的适老化改造。

  “有的业绩表现好的基金经理可能会主动或被挖去更大或更心仪的平台,也有因业绩考核等因素而离职的。”华南某公募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明星基金经理出走的故事,在公募基金行业上演过太多次,如今业内大都已经弱化“明星”个人这一概念,而是更重视投研团队整体实力的培养,更愿意构建团队化、平台化的模式。

  进入新学期,不少家长又开始考虑给孩子报班,五花八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迅速升温。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仍然存在收费乱、门槛低等问题。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3/5/9511486967647796077.jpg" alt="" />

  目前,替雷利珠已获批九大适应症,并成为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PD-1抑制剂之一,覆盖肺癌、肝胆胰肿瘤、胃肠肿瘤、食管癌等多个实体肿瘤高发瘤种。获批的九项适应症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纳入医保适应症最多的PD-1抑制剂。

  法律实施以来,依法治江护江兴江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1%,长江干流水质连续两年达到Ⅱ类标准,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

郭子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