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五台:学用“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12 17:16:17

  中新网忻州6月12日电 题:山西五台:学用“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 杨静 金俊贤

  盛夏时节,走进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蒋坊乡泗阳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一幅巨型电子屏安嵌在门庭对面墙上,屏幕上,一串串数据、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图像不停演变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乡村产业链的新业态。

  泗阳村党支部书记赵丽平告诉记者,如今,村里把电子屏装到墙体上,大事小事一目了然,“数字乡村成了村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成了学用‘千万工程’经验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新视觉。”

  近年来,泗阳村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涵养文明新风,实现了传 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效益化,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走出了一条“泗阳村路径”。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这是泗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共识。为此,该村组建适合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的专项科技团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技术推广业绩与村“两委”干部的个人薪酬挂钩,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大“土专家”“田技师”培养力度。

  据介绍,今年该村将培训高素质农民220人,占全村常住人口(516人)的43%。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2人,力争每个农业生产家庭有一名农业技术“明白人”,让更多专业化、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向田野,为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聚集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忻州市委组织部驻泗阳村工作队长聂永春介绍,泗阳村全村建设蔬菜大棚133座,主要种植叶生菜和果蔬菜,平均每棚年产蔬菜3100公斤以上,“60余名村民参加劳作,不出村就能挣大钱,人均年收入3.6万元。”

  泗阳村村民田新安响应村党支部、村委会科学种田号召,利用该村得天独厚的腐殖土壤和白沙泉水引灌,建起无公害水果西红柿日光大棚20个,并打造成了“五台斋选”素食品牌,装箱后每公斤能卖到16元,线上+线下畅销山西省内外果蔬市场,年创产值40多万元。

  光伏电站也是泗阳村的一项重点产业项目。300kW的村级扶贫光伏电站、238.25kW的集体屋顶光伏电站及475.2kW的个户屋顶光伏电站助全村实现了用电、售电“两不误”,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提升了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效益。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0.62万元,包括光伏收益61.8万元,大棚种植40.64万元,占全村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的92.6%,比2022年增收9.59万元。”赵丽平说,今年,该村将力争再递增9个百分点,努力让“千万工程”经验在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完)

  这种长期乐观、短期忐忑的心态很有代表性。如何把外资的心动变成行动?在近日举行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首先要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国际投资者在全球开展布局,一定程度上是对各个国家营商环境“用脚投票”。改善营商环境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不进则退,甚至慢进则退。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外贸稳定增长离不开金融保驾护航。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力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

  澳门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

  范波芹告诉记者,在这几天的讨论中,委员们也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通过开放的心态向其他领域的委员学习,把大家的好建议都吸纳进来,在一线结合本职工作写好委员作业。

  当天主办方还安排了丰富的文艺表演,舞狮、“千手观音”舞蹈、古筝演奏、戏曲等博得现场市民阵阵喝彩。(完)

  近年来,来宾市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已建成了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两个,各类农业示范点1000多个。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年均稳定在230万亩、产量73万吨以上。

齐亚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