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容忍”态度严惩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1 13:44:06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生态环境部多次公开表示,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冲击了环境监管部门的底线,对这些行为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以监测准确、数据真实为重要根基,不断强化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惩治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如何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严厉打击数据造假。建立健全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数据造假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领域检验检测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加大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海颖告诉人民网记者,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涉及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委托承担监测任务的技术服务机构,包括开展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检验检测机构和开展自动监测设备运维的机构;另一类是按要求需开展自行监测的排污单位。

  “鼓励各类承担监测任务的技术服务机构提高自身质控技术水平,探索建立并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推动标识解析、数据沙箱等数字可信技术应用,实现监测活动全程受控、监测信息可追溯防篡改。”海颖表示,通过应用信息化的系统,可以确保采样、前处理等环节质量可控,监测过程可监督,支撑规范运维和防范干扰的自我证实。

  《意见》提出,鼓励各地建立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监测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推进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形成监督合力。

  有奖举报和重罚造假都不能少。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大监测行为“打假”力度,驱逐“市场劣币”。

  信访举报是发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重要手段之一。2023年7月20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接群众举报,某电镀企业正在排放有毒污水。接报后,执法人员即刻到该企业检查,发现该企业多项废水排放污染物超标,电镀生产废水未经有效处理,排入pH回调槽后直接排放,且pH回调槽旁设的U型管有开孔,可用于注入自来水稀释外排电镀废水,干扰在线监测设施。生态环境部门已将相关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并已由公安机关立案。2021年12月14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联合阜阳市临泉县生态环境分局对临泉县某建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公司多名责任人为防止外排废气自动监测数据超标影响经营,自2019年起铺设隐秘输气管线,将氮气充入样品气体中稀释污染物浓度,以达到自动监测数据“合格”的目的,涉嫌篡改自动监测数据。阜阳市临泉县生态环境分局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发现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不应该光靠群众的“火眼金睛”,企业更需自查自纠,监督管理主动向前一步。

  海颖认为,排污单位应强化自行监测的质量意识,承担数据质量的主体责任,积极在采样点、监测站房等关键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施,不擅自改动采样探头、监测设备和仪器参数,不在监测数据上动脑筋,坚决杜绝数据造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正是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一个民族想成功抵抗侵略,先要拥有抵抗的精神与意志;同样的,一个民族要真正实现强大与复兴,也必须拥有无惧打压、无畏困难的自信与自尊。

  8月31日,恒大财富发布公告称,因公司资产处置进度不及预期,未获得资产处置资金,公司无法开展本月兑付。后续兑付安排公司将另行公告。

  徐南凯,男,汉族,1960年9月出生,江西南昌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8年3月参加工作,198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饶市、宜春市、江西省委政法委、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工作。

  8月27日,中国恒大发布2023半年报。期内,收入为1282亿元,同比增长44%,毛利为98亿元,同比增长38%。期内经营性亏损173.8亿元,非经营性亏损(包括诉讼、土地被收回、股权处置及资产评估减值等其他亏损)150.3亿元,所得税开支68.4亿元,净亏损合计392.5亿元。恒大总负债较去年末小幅下降至23882亿元,剔除预收房款后的负债为17842亿元。其中有息借款6248亿元、工程材料款等应付款项10566亿元、其他负债1029亿元。截至目前,恒大今年已交楼24.2万套。今年累计销售约405亿元,同比增幅123%。(每日经济新闻)

  她说,“我们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命运休戚与共,但目前两岸的关系暗潮汹涌,甚至走向‘兵凶战危’的境地。可是大家都知道,主要原因有二,一个就是‘台独’势力‘倚美谋独’有恃无恐,二是外部势力的干涉,操作‘以台制华’,这两股遏制势力挑拨了我们人民的情感,制造两岸的对立仇恨,严重迫害我们两岸的和平”。

  上述《补充协议》,永悦科技既未在2023年8月28日披露《关于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的同时予以披露,也未在2023年9月5日披露《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时予以披露。

郑佳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