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推出暖心养老服务 为“银发一族”排忧解难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8 08:30:50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黄艳梅 朱淑雨) 开展长者饭堂试点,优化居家上门服务,推进助浴服务试点工作,打造南宁数字民政平台……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系列暖心养老服务,积极为“银发一族”排忧解难。

  养老服务业是关系亿万民众福祉的民生事业。截至2023年底,南宁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5万,人口老龄化率17.76%,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26万,占老年人口的18%,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年人口占比较高。

  记者近日从南宁市民政局获悉,南宁市统筹中央、自治区和市本级各级资金下达养老服务资金,近三年来平均每年安排1.1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预算用于养老,并成立南宁市养老服务指导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力保障养老服务发展。

  南宁市出台《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在用地保障、财政补贴、医养融合、监督管理等方面支持养老服务发展。该市启动《南宁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为居家养老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南宁市积极构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推动在中心城区“东南西北中”各布局一个集养老院、医院、老年人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市级示范性养老机构,推动南宁市社会福利院(一期)提升改造工程和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市级项目加快建设。

  南宁市突出县级统筹,累计投入11亿元,推进15个县(市、区)、开发区各新建1所具备专业失能照护、统筹县域资源功能的示范性养老机构。该市推进街镇综合,在25个街道建设了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市40%的乡镇建设了辐射周边的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居家和社区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方式。南宁市围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重点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该市积极开展长者饭堂试点,已有5.1万名老年人在“长者饭堂”系统注册用餐,累计用餐260余万人次。

  此外,围绕解决失能老年人洗浴实际困难,南宁市开展为60岁以上经济困难和80岁以上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不少于1万人次专业助浴服务试点工作。该市采取“物业+养老”“家政+养老”“养老机构延伸服务”等多种模式,为城市散居特困、低保、失独、优抚以及85周岁以上高龄等五类老年人提供了14万人次居家上门养老服务。(完)

  习近平主席通过发表新年贺词,向亿万人民说说体己的家常话,聊聊过去一年干得怎么样,谈谈新的一年怎么干。道一声辛苦,温暖人心;说一句加油,催人奋进。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担当,“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的远大抱负,“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的深厚情怀,“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深刻认识……

  四是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创制一批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粮食单产由2012年的亩产357公斤提高到2021年的387公斤,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90余万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1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建立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早查、早筛、早诊、早治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获批I类新药从2012年之前的5个达到现在的80个。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和器械投入使用。

  在与新冠病毒的决战中,医院各部门被摁下了快进键,开始超速运转。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

  苏浩注意到,无论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还是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机构,对2023年全球经济走向评估,相对来说都较为负面。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仍然巨大,疫情下各机构普遍认为,全球经济接下来或将陷入长期持续的低增长。

林玉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