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北京: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继续抢抓机遇

来源: 凤凰网
2024-06-25 13:32:50

  中新网3月19日电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19日表示,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突出,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将继续抢抓机遇、持续发力。

  国新办19日就“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之一,北京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有哪些考虑?

  殷勇表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使命。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突出,有基础、有条件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从硬件看,北京有92所高校,1000多所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数量都在全国位居首位,研发投入强度多年都保持在6%左右,在全国、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从软件看,北京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实施了中关村24条先行先试改革举措,不断夯实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环境。从人才看,北京拥有55万余名科研人员、全国近一半的两院院士、超过四分之一的“万人计划”专家;有411人次入选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这个数量在全球城市是名列首位。“在前沿的科技领域,我们的人才优势也很突出,比如大家非常关心的人工智能领域,北京的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占到全国总量的43%左

  殷勇指出,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变革,北京还将继续抢抓机遇,在下面几个方面还要持续发力。

  一方面是在提升科技攻关能力方面,牢牢把握三个聚焦。聚焦“突破”,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计划,围绕各个相关领域,努力突破技术难题;聚焦“占先”,围绕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20多个方向,积极抢占未来的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升级”,就是围绕高精尖产业30多个细分领域,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方面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解决四类问题。针对产学研脱节的问题,着重建立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用好“揭榜挂帅”机制,推动产学研能够更好协同;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要落实好成果转化条例,切实保障研发人员的权益,让他们充分享有转化的收益;针对科技园区“小散弱”的问题,北京“一园一方案”,优化提升各分园的发展质量,采取末位淘汰机制,倒逼各个园区提升运营管理能力;针对科研主体活力不足的问题,给予新型研发机构更大自主权,政府不干预日常活动,但是要加强第三方的考核评估,对评估结果不佳的,在资金支持等方面逐步“退坡”,实现扶优汰劣。

  第三方面是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方面,统筹兼顾四类人才。对于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要建立快速地发现、引进、落地机制,对创新团队实施专项支持保障政策;对于青年科技人才,要用好推出更多的像青年北京学者、科技新星等各项支持计划,给予更多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对于卓越工程师,深化产教融合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培养行业急需短缺人才;对于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

  按照王印的说法,水火箭的原理其实跟真正的火箭一致。舱体主要由饮料瓶衔接而成,把水注入“动力舱”,加入高压,在反冲力的作用下,“水火箭”就能快速升空。

  “在党组会讨论时,我只汇报说由原来的施工方双鹤公司的人承揽这个工程,参会领导误以为还是由双鹤公司来承接这个新的工程。”李某说,“但实际上,虽然施工的人没有变,但这个人的身份变了,从原来一个国有企业的项目经理,变成了一个私企老板。”

  正值快递淡季,各家快递企业却卷起来了:半日达、48小时发货以及送货上门等宣传用语越来越多出现在电商平台中。显而易见,电商物流正在加紧提速。

  韩国研究机构和媒体经常搞“最亲近国家”之类的调查。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2020年12月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66.3%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发展对韩国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正面影响”的只有15.5%。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绝大部分韩国人将美国视为“最亲近的国家”,这从侧面显示出韩美同盟关系具有相对稳固的民意基础。詹德斌表示,不可否认的是,韩国涉华民调中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挑衅性、偏狭性和诱导性,但各种调查结果都近似,这显然还是值得警醒的。

  中国索道协会秘书长黄鹏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重庆长江索道交通属性现在“已经弱化”,目前更多的是旅游价值。“我们还把它纳入城市交通系统,但目前实际上是一个景点,是把索道作为主体,把站点周边联合起来打造形成的景区,这是它的一个特点。”他说。

  “中国外交部长呼吁与菲律宾建立‘健康、稳定’的关系。”22日,应邀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和外长马纳罗分别举行会面。秦刚表示:“在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中,一个健康稳定的中菲关系不仅符合我们两国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这是秦刚就任外长以来首次访问菲律宾。此次访问恰逢菲律宾与美国举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之际。22日,美国和菲律宾还宣布,菲总统马科斯将于5月1日访问美国。近来,美菲之间针对南海和台海的一些军事动作显然与此有关。

黄怡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