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新增专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1 21:31:44

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0例于子涵和摄影师14分钟,

  【聚焦2024高招】

  编者按

  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其中,增设本科新专业24种,2024年起可进行高考招生。新增设专业体现了哪些新特点?将为考生提供怎样的选择?高校招生大幕即将开启,让我们与考生、家长共同关注。

  教育部公布的消息显示,今年将有新增设的24种本科专业进行高考招生。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健康科学与技术……专家分析,这些“含智率”高、类型丰富的新专业,具有“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区域需求、强化交叉融合 、突出就业导向”四大特点。

  新增专业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就业。对于广大学子而言,选择了新的专业,就是选择了新的跑道,选择了一片“蓝海”。为了让学生与家长对新专业有更为细致的了解、作出更好的判断,记者进行了采访。

  强化交叉融合 发展前沿科技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聚焦前沿科技发展,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优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次新增专业中,材料智能技术、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材料等专业鲜明体现了这一特点。

  谈到新增的材料智能技术专业,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班晓娟表示,这一学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研究方法的创新。“这种研究方法旨在推动新材料研发从传统的‘经验试错’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转变。”班晓娟说,“材料智能技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紧密相连,与这些学科共享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但它也与这些学科有明显区别。例如,不同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侧重于传统的材料特性研究和应用开发,材料智能技术学科更注重技术的交叉融合,将计算模型、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融入材料研发过程中。”

  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将增设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什么要开设这个新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副院长王林格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及产业。开设这一专业,培养这方面的高端人才,是解决我国相关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从区域层面来说,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动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需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关注文化艺术 做强特色专业

  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做强人文艺术学科,这是此次新设专业的又一鲜明特点,而开设这些专业的高校也有着深厚的学科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增设的中国古典学专业,与已有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同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只两字之差,区别何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介绍,中国古典学以中国古代经典为主要的教学和研究主体,旨在培养精通并能够传承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和古代经典,善于从大人文视角研究古代中国的学生。“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古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服务于中国古典学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传统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校雠学的版本、目录、校勘,都是研治经典的基础和方法。但在近现代学科分化之后,这些知识作为相关院系的二级学科,成了专门研究的对象,造成了方法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割裂。设置中国古典学专业就是试图避免这一现象,从而打造能够整体呈现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新专业。”杨庆中说。

  “入乎‘小学’,参稽‘汉学’,出乎‘大学’,结穴于‘第二个结合’,这是中国古典学专业设置的核心理路。”杨庆中说,“入乎‘小学’,就是打好小学即文字学、文献学、语文学(边疆少数民族语言)的基础。参稽‘汉学’,就是吸收国外中国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理念、研究成果。出乎‘大学’中的‘大学’,主要是指经典学,除传统的经学、子学外还包括历史、文学等方面的典籍。结穴于‘第二个结合’,就是呼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梳理根脉,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服务。”

  哈尔滨体育学院增设的冰雪舞蹈表演专业,一方面与当地的冰雪地域特色呼应,一方面与传承和创新冰雪文化艺术紧密相关。根据学校规划,该专业对标国省一流本科专业要求,旨在为冰雪演艺剧团、俱乐部、冰雪赛事、教辅行业等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促进冰雪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护航生命健康 添彩幸福生活

  直指人民生命健康的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样引人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景川表示,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引领人类未来健康科技创新的战略型领军人才。“该专业面向人类健康全生命周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与生物信息、基因技术、预防医学、运动转化医学等知识内容的交叉融合,研究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卫生因素等对居民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规律等。”王景川介绍。

  随着老年人口健康压力逐渐增大,体育康养专业在积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广州体育学院科学技术部主任、体育康养专业负责人朱琳说:“体育康养专业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国家战略需求,也体现了区域需求。2021年,广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184.82万人。保守估计,广州市共需要相关人员约18万名。”朱琳介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入了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等针对性课程,与教育学、医学主干课程相互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此次新增设专业甫一公布,“香气四溢”的咖啡科学与技术便引发高度关注。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杨学虎介绍,中国是咖啡生产、消费大国之一,云南又是咖啡大省。数据显示,云南的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均占全国98%以上。“在消费量大、产业量大但人才稀缺的背景下,云南农业大学咖啡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设立正逢其时。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咖啡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工程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他们将在咖啡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质量检测与品质控制等工作,让高品质咖啡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李琦)

  链接

  ■智能海洋装备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程亮:该专业是针对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满足海洋工程领域对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该专业通过加强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智能技术等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海洋工程专业基础,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电控制一体化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生态修复学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林草学院、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姜姜:该专业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态修复原理、退化土地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基本专业知识,为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区域生态安全储备人才。

  ■生物育种技术专业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全家:该专业是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引导性专业之一。新疆农业大学生物育种技术专业包括植物生物育种技术和动物生物育种技术两个方向,紧密结合现代种业发展需求,夯实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智慧育种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服务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着力培养复合应用型新农科人才。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