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 上海青浦着力打造未来之城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5 19:49:33

  中新网上海6月3日电 (记者 缪璐)“媒体看新城”·青浦专场新闻通气会3日举行。因水而生,依水而建的上海青浦,丰富的水系孕育了与水共生的城乡空间,呈现出河湖相依、绿水相融的特征,“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上海青浦正着力打造一座未来之城。

  青浦新城位于青浦“一城两翼”布局的中枢,是上海面向长三角的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规划总面积91.1平方公里(同时朱家角也作为青浦新城的功能联动区),涉及赵巷、重固、朱家角、夏阳、盈浦、香花桥6个街镇。

  上海五个新城将打造各具特征的“一城一绿环”,其中青浦新城绿环将打造独具特色的“青美水环”,延续新城“水陆叠合,上字水轴”的空间结构。

  以水系公园建设为契机,青浦新城启动老城厢等重点片区的城市更新,有力提升新城城区品质。通过环城水系建设,形成了43公里的“生活秀带”,真正“让老百姓靠得近水、走得近绿,留得住乡愁”。

  上海市青浦区副区长肖辉表示,“我们着力将青浦新城打造成为‘最江南’的时尚城市。全力塑造‘古今融合、江南风韵、红色铸魂、国潮 魅力’的文化内核,青溪园、水城门等一批富有文化记忆的‘网红打卡地’陆续建成,同时将朱家角中国特色小镇打造为江南古镇功能提升样板。”

  五个新城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数字化重塑未来城市形态的集中示范。为加快推动五个新城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建设,推动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多部门联合出台《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其中,青浦区创造性提出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的构想。

  长三角数字干线于2022年正式启动建设,是发端于青浦区,以数字经济为本源,依托G50主干廊道,与沿线城市构建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共同推进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协同打造一流新型的基础设施数字创新发展带。

  随着长三角数字干线的建设,青浦新城的数字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牢固,青浦新城目前已集聚技术中心约100家、各级孵化器约20家;数字产业集群效应也更加凸显,数字智造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数字城市运行运转更加智慧,“AI法治青浦”已试点投入,“一网统管”实现全覆盖,“幸福云”居民端注册用户近30万人次。

  肖辉指出,“我们着力将青浦新城打造成为‘创新核’的未来城市。青浦新城是‘长三角数字干线’的‘极中极’‘核中核’,创新提出打造‘5F数字之城’,正在加快建设上海数据集团、‘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等重点创新载体。”

  除了科技,这里也有生活。以老城厢保护更新为核心,青浦新城打造集历史文化、城市文化、水岸文化、艺术生态及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文化活力区。以青浦县志内容为依据创作的纱幕投影作品《四时》,完美展现了新青浦、最江南的四时之美。上海世界华人龙舟邀请赛、中国好车手系列赛、环上海·新城自行车公开赛等重大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

  肖辉说:“青浦新城正打造成为‘温暖家’的人民城市。我们积极推进青浦老城厢城市更新,营造‘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高品质生活。”(完)

  被外界称之为“南贵北乌”的乌兰察布因大数据、云计算而扬名。

  黄鹤楼,不仅是湖北人民喜迎八方的旅游“地标”,也是湖北人民奋进发展的创新“光标”。这束“光标”在2022年6月28日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一片由激光科技精雕的2指宽、3指高,厚度不足1毫米的微型“黄鹤楼”,完成了一次历史与科技的时空穿越,他手中“科技味道的黄鹤楼”与身后“烟火味道的黄鹤楼”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双重合影。

  纱线材质不同。欧洲缂织所用的纱线相对较粗,织物面积较大,常见的有纵3米、横5米的超大规格,一般作为宫廷殿堂的墙壁装饰,气势宏大,能够很好表达油画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适合有距离的欣赏。中国缂丝因丝线本身纤细且强韧,可织作非常细腻的画面,尺幅相对较小,精工细作,即便是放在眼前欣赏也会觉得精美雅致,常见团扇、册页、立轴等书画样式。

  在此次搭载发射的卫星中,智能遥感卫星01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自主开发的轻小型化智能遥感卫星。卫星载荷为高分辨率视频相机,具备多模式光学成像、高性能实时处理、开放软件平台、在轨智能规划、在轨智能处理、灵活APP加载特征等特点。

  “环京地区‘通勤圈’是北京发展的重要腹地,居住了大量的北京就业人口,约有40多万人,其中北三县(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就有17.5万人。可以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把‘通勤圈’建设好。”穆鹏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5日电(记者 范宇斌)1月15日,农历腊月廿四,是南方小年,让上海人感到惊喜的是,当日上海飘起了“2023年的第一场雪”。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不少上海市民趁着周末时光走进玉佛禅寺,于岁末祈福,许下美好的新年愿望。

蔡政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