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聚焦华商发展转型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6 01:30:32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第十四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华商与会,聚焦海外华商的历史、当下与未来,围绕华商企业的转型升级、华商跨国实践、管理经营模式、民间外交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表示,“国际华商·清华论坛”自2010年6月首次举办以来,已走过14个年头。本次论坛将理论研讨与现实关怀紧密结合,研讨内容聚集华商群体,通过学术性探讨,既有宏阔、纵深的理论视野,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入世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借鉴与启示。

  在主旨演讲环节,泰国正大集团副总裁李闻海介绍了潮商起源、潮汕文化及出海历史,阐明了研究潮商商帮与潮商学的必要性,他表示将与清华大学共同建立潮商学库,举办潮商论坛,出版潮商学研究成果。

  今年是陈嘉庚诞辰150周年,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提出,整合资源创业与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这不仅需要善于合作以催生信用,更需要通过创新突破或改变约束条件,前瞻性地开发和培育市场;冒险与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需要在识别不确定性中做出决断,勇于担当并驾驭风险;诚信与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学习与探索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陈嘉庚企业家精神生生不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华商成长,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鸿阶指出,海外华商融“植根性”“在地性”与“跨国性”为一体,拥有独特的优势和作为空间,既是联结中国与住在国的重要桥梁纽带,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重要贡献者与受益者。

  据悉,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以及正大集团代表团、加拿大华商代表团成员参加交流探讨。(完)

  因1月30日将迎来兔年股市首个交易日,近期央行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对股市、债市的影响同样引发关注。

  君实生物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与辉瑞Paxlovid的一项头对头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也于去年底发布,该研究主要终点达到设计的非劣效终点,相比Paxlovid,VV116组的临床恢复时间更短,安全性方面的顾虑更少。

  根据胡鑫宇家属发布的寻人启事和多家媒体报道,当天下午5点51分,胡鑫宇被宿舍门口的监控画面拍到,这也成了他最后的影像资料。学校的晚读课从傍晚6点20分开始,胡鑫宇的班级要求傍晚6点05分到达教室。从宿舍楼到教室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其中正好有一段十几米的监控盲区。傍晚6点10分,班主任发现胡鑫宇没到教室,前往宿舍寻找,经过了监控盲区,但没有发现胡鑫宇的踪迹。

  债市方面,明明认为,股债跷跷板效应仍将较为明显。今年上半年长端利率可能出现上行压力,下半年内外经济共振叠加宽松窗口打开,债券存在交易性机会。

  红包封面不只是封面。

  “现在地有人种,平时我就到烘干中心打工,每天挣1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挣钱养家两不误。”新福社区村民李西林笑着说道。

黎轩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