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循环桶”产鱼超4000尾 湖南祁阳发展现代渔业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5 21:15:00

  中新网祁阳6月14日电(高军 冯骎)在湖南祁阳文富市镇清太村养殖基地里,一种创新养鱼模式,走出了一条节能增效的现代渔业发展新路。

  走进清太村养殖户邓四阳的水循环养殖基地,许多直径6米至8米、高1.55米的“循环 桶”整齐排列,桶内水流不断却不见鱼。一旦洒下鱼饵,则出现成群鱼儿在池中翻腾跳跃的画面。

  邓四阳说,鱼儿长势喜人,大棚里共有13个陆基循环桶,日常管理只需一个人就可操作,“一只循环桶”产鱼超4000尾。“我一个人管13个池子,早晚投料,养殖周期短,捕捞简易,比较轻松。”文富市镇清太村村民李柳英说。

  基地主要由增氧系统、排污系统、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循环桶”作为鱼儿生活区,里面配有流水设备和增氧设备,同时采取温控大棚技术,可保证鱼在最舒适环境里成长,基地一年可出产两批鲑鱼。

  “去年八月建场投产,现已投苗6万尾左右,预计今年十月可上市,年产值200万元,效益可观,计划今年下半年扩大规模,再新建20个循环养殖桶,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邓四阳信心十足。

  “基地旁还有5000平方米大棚正在建设中。”邓四阳打算用两年时间把基地打造成一个花园式农业种养殖园区,推动传统种养殖业向现代化种养殖业有效转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完)

  <strong>突破阻力需多方共同努力</strong>

  背100斤的东西,就像背台笔记本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多地都释放出“开局即冲刺”全力拼经济的强烈信号,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想要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如此,保用工的需求就更加紧迫。据媒体统计,广东计划“点对点”组织外省劳动者入粤返岗2.5万人;福建预计将“点对点”输转务工人员超2万人;浙江多市抱团前往四川广元招工,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

  近年来,四川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探索实践。在广袤的天府大地上,创新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城市社区、各族学生共居共学互帮互助的校园、物阜民丰的旅游景区……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一个个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中,总书记用“九个坚持”对这一规律性认识作出精辟概括。

  记者在海鲜市场走访发现,整个春节期间,中高端海产品销量大增。除了鱼类、虾类、贝类这些常见的海产品,东星斑、帝王蟹、龙虾等中高端海鲜,除了酒店、餐厅购买以外,个人购买的比例较往年明显增加。

陈香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