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启动穗港两地交换生计划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4 19:16:26

  中新网广州6月14日电(记者 王坚)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于14日共同宣布推出“红鸟跨校园学习计划”,以进一步加强两校学生在学术、科研及社会活动方面的互动交流,并于“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透过“科目共享”(Course Sharing)和“学分互换互认”(Credit Transfer)等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据介绍,自港科大(广州)2022年9月开校以来,两校已有近1300名学生到访对方校园,参与为期最长一个学期、涵盖实习、文化交流、业界考察及比赛等交流活动。另有逾250名同学参与线上课程。两校未来更计划推出夏令营活动,透过一系列文化交流,促进两地更频繁紧密的互动,扩阔同学们的视野,相互助益。

  同时,在符合双方学术要求的大原则下,港科大与港科大(广州)将进一步深化“跨校园学习”的安排,落实“学分互换互认”,并透过“科目共享”机制,增加部分学科名额,以鼓励两校学生深化互动。

  港科大校长兼港科大(广州)理事会理事长叶玉如表示,“红鸟跨校园学习计划”将进一步汇聚两地校园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两校学生带来更灵活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港科大(广州)校长倪明选指出,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共同搭建平台,帮助粤港高校学子拓宽眼界、加强交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据了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将传统学科和融合学科结合的跨境、跨校园研修计划,两校创新互联的课程设计是“红鸟跨校园学习计划”的重要一环。在符合两校教务委员会联合学 术协商机制的要求和批准下,两校同学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学术水平,互相修读对方校园所开设的科目,而相关科目的学分可获对方认证及转移,部分更可计算在毕业要求所需的学分之内。

  据悉,两校现时共计约有1500个科目供本科生报读,透过“科目共享”机制,当中近三成科目已实现架构、内容和资源互联互补,由两校不同老师任教。同学若到对方校园交流,可报读相关课程,此举亦意味令更多学生有机会修读包括数据科学或人工智能等现时较热门学科。(完)

  “采访前我就跟老张说,不要安排任何特别环节,一天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真实最能打动人心。”丁一鸣说,直到今年看到老张的工作取得突出业绩,这条线索被“捂热”,才把老张的鲜活故事呈现到读者面前。

  出国前,为了方便带着孩子出行,楚瑶在携程上预订了酒店、包车、导游等一系列服务。在泰国当地享受到的服务却与她的预期不同。落地第一天,所租的车辆没有空调;司机和地接导游也并没有陪同全部行程;楚瑶希望打卡的餐厅没有预订,游览景点时的讲解也不算专业。“可能是出境游暂停三年,国内和国外的沟通对接没有完全恢复。地接的接待能力有限。”楚瑶猜想。

  国家医保局同时表示,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加强中西医不孕不育专家培养。(中新财经)

  在何毓灵看来,商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包容且重礼,正因如此,青铜铸造技术通过河西走廊从西方传到中原后,为了适应贵族的礼仪规制及社会治理需要,青铜文化在商王朝发展到了顶峰,最广为人知的后母戊大方鼎就出自殷墟。与西方用青铜锻造工具、装饰品不同,中国的青铜器多与饮食有关,鼎的原始功能是煮肉,簋(guǐ)用来装食物,还有装酒的觚(gū)斝(jiǎ),以及喝酒用的酒器爵、瓿(bù)、罍(léi)。

  地处临源二村小区内的金山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样深受其苦。“在小区找不到车位的车主,经常把车停到我们单位门口,导致我们公务车出行都困难。”该中心党支部书记卢春光说。

  2022年,刘玮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谈起获奖感受,她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我很骄傲,奖项一方面是对我的重要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我的鞭策,它激励我砥砺前行、勇攀科学高峰。”

龙政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