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愿助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来源: 快科技
2024-06-01 08:44:05

  青年愿助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引发阿拉伯国家青年热烈反响

  “我们将继续同阿拉伯朋友一道,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团结共创未来,让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大道充满阳光!”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之际,5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主旨讲话中如是说。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在阿拉伯国家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来自各领域的阿拉伯青年表示,中国自身发展和中阿合作为阿拉伯世界提供了广阔机遇,未来愿以青春之姿弘扬中阿友好精神,积极参与中阿青年发展论坛平台建设,助力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中阿合作是人民心心相印的最佳印证”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中国人民同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友谊,缘自丝绸古道上的友好往来,缘自争取民族解放时的并肩战斗,缘自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合作共赢。进入21世纪后,中阿双方深化合作、继往开来。2004年,中国和阿盟宣布共同成立中阿合作论坛。如今,中阿合作论坛已成为加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集体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阿合作的漫长历史,是双方人民心心相印的最佳印证。”毛里塔尼亚国家青年委员会文化和创新产业部门协调员奥斯曼·艾哈迈德相信,此次部长级会议将为加强中阿关系、促进中阿经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20年来,中阿合作论坛见证了中国同包括伊拉克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友谊的不断深化。”阿里·侯赛因·哈拉夫曾是伊拉克石油部下属公司的一名员工,目前在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的资助下来到西南石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希望更多伊拉克青年能像我一样有机会了解中国”。

  “习主席讲话中多次提到‘合作’这一关键词,这让我非常激动。”中国铁建阿尔及利亚公司贝佳亚连接线项目副经理希拉勒·艾丁·巴格里希,是中阿合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他眼里,中阿同事“像朋友一样工作和交流”,共同提升技能、攻克技术难题。“中企在我的家乡修了公路、桥梁,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也更方便农产品销售。”他期待此次会议能为阿尔及利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多机遇。

  2022年12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上,习主席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八大共同行动”取得重要早期收获。中国石油伊拉克哈法亚公司工程师艾哈迈德·伊斯梅尔·卡里姆·艾尔-哈萨尼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八大共同行动”的逐步推进,中国和伊拉克实现了科学技术的共享,构建起互利共赢的桥梁。他期待同中国携手并进,在能源合作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与希望。

  习主席在此次讲话中提出,下阶段,中方愿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对此,阿联酋阿拉伯青年中心项目经理艾哈迈德充满期待。他认为,中阿应着眼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数字经济、科技低碳、经贸金融、能源产业等领域积极探索、密切合作,为促进全球资源配置和要素流动作出新贡献。

  “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现代化,我真心钦佩和赞赏。”萨尔曼·艾哈迈德·达赫尔是叙利亚马纳拉大学机器人和智能系统专业学生,他期待中阿共同努力,促进初创企业、企业家和技术专业人士的交流,实现思想和商业模式的交流,共同投资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密切沟通,积极劝和促谈,推动停火止战。本次部长级会议共同发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发出推动加沙冲突尽快平息、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的正义之声。

  “很高兴看到习近平主席对加沙冲突展现出的正义立场,以及为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而提供的帮助。”巴勒斯坦青年和体育最高委员会委员优素福·达乌德·阿卜杜勒·卡德尔说,“中国一直以来都为实现中东和平不懈努力,我们铭记在心。”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对和平与稳定的坚定承诺,十分鼓舞人心。”清华大学摩洛哥籍博士莱拉·埃萨古里认为,中方强调相互尊重是和睦相处之道,公平正义是持久安全之基,这表达出中阿寻求公平公正解决复杂国际问题的共同愿望。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苏丹籍学生阿瓦布·艾哈迈德·穆斯塔法看来,中国坚持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正义、促进和平发展;中国成功促成了沙特与伊朗和解,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的真诚朋友和重要合作伙伴,坚定支持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在中国留学期间,他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也体会到中国的安全和稳定。“阿拉伯国家都在努力寻求和平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

  持续一年多的武装冲突,令苏丹大部分地区陷入战火、饥荒和医疗卫生等多重危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苏丹籍中阿口译研究生白青莲表示,中国持续向苏丹提供支持和帮助,与苏丹人民同在。中国始终在联合国和其他多个国际场合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始终主张不干涉别国内政,助推中阿关系取得显著进展。

  科威特地区法律与战略咨询中心研究员、青年活动家阿卜杜拉赫曼·马什胡尔·萨伊迪表示,此次部长级会议意义重大,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重视和尊重。“现有国际秩序面临诸多挑战,相信中国能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阿合作为青年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中阿合作有着鲜明的青春底色。在2022年中方提出的“八大共同行动”中,有一项是“青年成才共同行动”。2023年11月,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阿青年发展论坛在海南举行。在此次讲话中,习主席进一步提出,中方愿同阿方构建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加快青年发展论坛等平台建设。

  “习近平主席将‘青年成才’纳入‘八大共同行动’,这让我感到无比温暖。”2023年12月,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东公司安全主管艾哈迈德·奈尔达·马尔佐从沙特来到中国,接受技能培训。他学会了唱《甜蜜蜜》,也记住了一句中国俗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体会到“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我感觉自己已经是半个中国人”。回到沙特后,马尔佐成了“师父”,带领新学员学习技能。

  “很高兴看到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同阿拉伯各国的多样合作和广泛接触。”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基金研究会主管、沙特Y20主席奥斯曼·阿尔莫玛说,“我们过去(为中阿青年交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将来中阿可以继续加强友好往来和合作,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交往。”

  “中阿合作机制高度重视青年成长成才,富有远见卓识。”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沙特分公司客户经理阿卜杜拉·阿里·巴拉维表示,通过相关机制,阿拉伯青年不仅能获得优质教育和专业技能,还能 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培养全球视野。这既有助于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也为未来中阿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两国关系持续深化。

  “听了习主席的讲话,我感受到了中阿合作发展的广阔前景。”埃及青体部政策和业务发展办公室官员玛丽亚·马哈茂德·阿默尔表示,在埃及,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埃及中学也开设了中文课程。她希望未来中阿在高校等教育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切实增进中阿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

  突尼斯非洲商业理事会理事、BFC集团合伙人纳迪娅·亚齐同样对中阿友好合作的未来充满信心。亚齐建议创建一个协作生态系统,为中阿青年企业家提供资源、指导和资助机会,“期待下一步中阿可以在协同创新和青年赋权等领域共同努力,实现更好发展”。

  “中阿合作的友好关系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更渗入普通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埃及籍留学生艾哈迈德·塞利姆·盖德期待中阿合作能够在教育交流和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希望中阿关系在本次部长级会议的推动下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愿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政府继续加强政策支持,促进青年交流,搭建更多合作平台”。

  (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鼓励闽台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在闽台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支持福州、厦门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闽台人才集聚平台。打造海峡两岸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

  朱敏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名全科医生中,1/3为硕士研究生,“规培后的全科医生大多都是硕士研究生,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有4位全科医生完成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业,我的规培同学中有1人在职博士在读。”

  2012年,孙睿君由高校转到广西凭祥市(县级市,由崇左市代管)工作,任凭祥市委常委、副市长,未满30岁即任凭祥市市长,34岁任广西贵港市覃塘区委书记。

  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原局长黄锡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其弟弟、妻兄及妻弟在项目承揽、工程款拨付方面提供帮助的问题。2007年以来,黄锡在担任新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等职务期间,利用职权违规安排其弟弟黄某参与崀山商贸城步行街项目开发,并帮助其妻兄和妻弟承包该项目相关土建工程;通过提前告知工程项目发包信息、评标方式及向有关公职人员打招呼等方式,为黄某等人在项目发包、工程款支付、工程量增加等方面提供帮助,并收受上述人等所送现金共计127万元。黄锡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3年6月,黄锡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所享受的退休待遇,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strong>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 谢极:</strong>这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市场以及投入状况都有所好转。从国内的订单指数来看,8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是上升的。工业、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在持续向好。国家发改委专门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容错纠错也怕有原则没细则。一位研究基层问题的学者表示,基层干部渴望看到一张“明白纸”,即一套可操作、可量化的机制。比如湖南某地推行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度,当事干部可提前报告相关风险,有关部门预设处置预案,相当于是给勇于创新的干部壮胆提气。对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容错纠错机制也不能“一条线到底”,还得因事制宜、一事一议。

林莹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