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全力打赢夏粮丰收第一仗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9 22:37:21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3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供给充裕、价格稳定,不仅稳住了国内“三农”的基本盘,也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粮食市场上牢牢把住了主动权。2023年12月,我国通过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扎紧了“米袋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具体部署,持续不断传递出重农抓粮的主基调。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春管春耕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翻开各地的“农情月历”,从小麦返青肥水调控,到长江流域早稻育秧,再到五一前后玉米大豆大面积播种,粮食生产环环紧扣、季季接续,须臾不可松懈。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的基础上,不误农时抓好春季田管,抢前抓早迎战春耕备耕,对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要靠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护航,也要持续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的积极性。近年来,从主产区、主销区到产销平衡区,各地层层压实党政同责的指挥棒,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连续4年保持增加,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实现连续5年增加。从今年看,从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再到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一系列扶持政策仍在持续加码,一个个沉甸甸的惠农“大礼包”,正在实 打实地提振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应当看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立足长远,粮食高位增产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依靠科技等手段夯实提升产能愈发关键。一方面,要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加快将示范田的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另一方面,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重发,特别是今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开春以来的这轮寒潮天气尚未结束,全年龙口夺粮的任务依然艰巨。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和病虫害防控等应对准备,确保在关键时刻防得住、顶得上。

  另外,ST平能是由于龙源电力发行A股股份换股吸收合并该公司而主动申请退市。

  赛富时涨3.6%,公司正在着手进行重组,其中包括裁员约10%。此外,该公司还将退出房地产市场,并减少一些市场的办公空间。

  我走访了美国22个州,发现了华盛顿之外不一样的美国。在播撒希望的春天里,我到访习近平主席2012年曾访问过的艾奥瓦州金伯利农场,试驾农业拖拉机,品尝当地农产品。在收获果实的秋天里,我又走进密苏里州大豆和玉米农场田间地头,在那里,美国农民的质朴和好客深深打动了我,我也感受到中美农业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减少全球粮食供应的不稳定性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沉浸式中文学校,我客串了一把中文老师,该校一名学生最近还获得“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全球总冠军。在俄亥俄和加州的工厂里,美国工人告诉我这些中国投资的企业为他们创造了就业,他们及其家人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在加州长滩港和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港,我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往来中美的集装箱,切身体会到中美经贸高度依存,“脱钩断链”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在圣路易斯市红雀队主场,我为棒球比赛开球,纪念南京和圣路易斯建立第一对中美友好城市43周年。我还与美国朋友们一起庆祝大熊猫抵美50周年。

  如今,彝乡儿女的作品从偏远山沟走上了国际舞台。带有彝绣元素的服装曾精彩亮相纽约时装周秀场。李如秀2022年从县文化馆退休,但她觉得传承彝绣工作不能停。

  去年5月,习主席同马科斯通电话时,曾引用菲律宾一句名言,“不知来时路,不可致远途”。他说,我们要传承好中菲友谊,不忘初心,把握大势,写好新时期中菲友好的大文章,把中菲友好合作“一张蓝图绘到底”。

  经过三年的艰苦诉讼,2022年10月1日,歌手吴青峰终于拿回了“苏打绿”的商标所有权,“苏打绿”这个名字正式宣布回归。因为歌曲版权、商标团名等各种问题,“苏打绿”这个无数90后的回忆,经历了休团和沉寂,主唱吴青峰无法唱自己的歌,多次对簿公堂,一度牵动无数歌迷的心。

郭哲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