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高”严惩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犯罪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7 07:05:50

  案情显示,被告人林某鑫为谋取非法利益,指使被告人汪某在青岛注册成立两家公司。持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被告人靳某燕“挂靠”公司,但未实际参与具体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审核和签名。此后,林某鑫等人伪造签名,将加盖有公司印章的“环评报告资质页”出售给被告人谷某欢等人,谷某欢等人再加价出售给其他中介,用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书)。

  经查, 上述公司通过环评信用平台公示登记环评项目资质1641次,生效的927份环境影响报告表(书)均被生态环境部门认定为虚假,其中25份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造成损失100余万元人民币。

  2023年3月,检察机关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对林某鑫等4人提起公诉,并建议法院判处4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对靳某燕判处缓刑。同年5月,法院作出判决,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及量刑建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负责人表示,2022年至2023年,多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检察机关将通过行刑衔接、一体化推进等联动机制,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此外,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5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说,人民法院坚持“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惩治与预防,对环评公司及其经营者、挂靠环评工程师、居间介绍人员等一并予以刑事处罚。

  中午12时30分左右,此次集采的拟中选结果在开标现场公布。此次共有40个产品拟中选,其中A组产品20个拟中选,B组产品20个拟中选,涉及士卓曼、诺贝尔生物、威高、百康特等国内外企业。

  过去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率先建成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城市,聚力打造“张江在线”等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形成便捷就医服务等一批数字生活场景。龚正指出,今年,上海将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推进数字商圈、数字商店建设;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国际数据港和一批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深化生活数字化转型;推动构建精准、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新增10个生活类重点场景,着力消除“数字鸿沟”。

  随着疫情防控转段,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各项举措牵动人心。

  “这意味着如果从B轮介入,人民币基金完全有可能实现一个从投资到IPO退出的完整周期,至少可以捕获企业成长最大的一段价值。那么,若基金存续期可以由目前常见的7年延续至类似美元基金的10年,将更有助于LP利益最大化,同时也会进一步反向优化LP市场的结构。”裴耘告诉记者。

  <strong>中华之声响彻大洋彼岸</strong>

  “小柑橘”也有“大未来”,这是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2浙江农业博览会”线下展会(以下简称“浙江农博会”)上的真实剪影。

童郁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