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南京:研产融合沃土培植创新产业密林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5 06:08:24

  中新网南京6月4日电 (肖玉笛)来到南京生物医药谷,路边大楼旁竖立着带有企业名字的“公交站牌”,偌大的园区被分为研发区和产业区,集聚生命健康领域企业1000余家。相关工作人员3日介绍说,医药谷正通过“学研产用”发展生命健康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研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生产力发展迎来全新动能。“科研贡献产业,产业反哺科研”这一模式在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正不断迸发新潜力。

  南京生物医药谷分别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开展医学合作,研发医学设备、创新药物,共建研究院,并在企业和院校之间开展科技攻关供需对接,为科研成果的转换搭建桥梁。

  校企双向奔赴,碰撞出新的火花。记者在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见到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又被叫做产教融合学院,诸如此类在此地随处可见。

  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引导和布局,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南京浦口高新区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霍敏介绍说,浦口区早在2018年1月便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位于“用”这一端的企业近年来也将科技创新摆到了新的高度。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的先声药业2003年建立了第一个南京研究院,随着研发能力的增强,在2015年成立国 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又在上海、波士顿和北京成立了创新中心。

  先声药业集团副总裁史瑞文说,前两年该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占总收入的30%左右,比许多大型国际制药企业的比例还要高。创新是医药产业和病患共同的“生命线”。

  “将科研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是南瑞继保技术创新的特点之一。”继电保护领域重要企业南瑞继保副总经理何雪峰说。多年来,他们邀请院士专家成立南瑞集团技术委员会,重组成立研究院、研发中心,构建“一个委员会、两个层级、三极架构”科研体系,推动创新引领能力和产品研发质效“双提升”。截至目前,其生产的13万台套设备已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完)

  这份《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88.75%的外资企业对《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评价“较满意”以上,87.04%的外资企业对《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评价“较满意”以上,86.31%的外资企业对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评价“较满意”以上,86.06%的外资企业对财政政策和减税降费政策评价“较满意”以上。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计划在1月16日至23日访乌期间,与乌方就在乌所有核电站各部署两名常驻专家的问题达成一致。

  作为短视频和直播领军平台,快手与央视春晚以及众多卫视春晚合作多年,铸就了坚实的“上快手看春晚”特色IP基础。2022年,快手与央视以及11家卫视春晚的牵手,共吸引了超过1.4亿用户观看直播,直播总观看量超2.6亿,相关话题作品总播放量超过50亿次。上快手看春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春节期间的第一选择。

  金溪卫生院四楼楼梯间右侧,是医生钱晓丽和其他三名医护的宿舍,这间面积约10平方米的四人宿舍是她们临时休息的地方。记者注意到,宿舍中央摆放着一台仪器,仪器旁还有一个塞满个人用品的行李箱。

  正逢寒潮降温,站在山坡上两三分钟,手脚已有冰凉之感。正在指挥机械作业的雄忻高铁山西段XXZQ-4标段项目副经理张伟东,脸颊被冻得通红。

  创新培养模式。坚持人才培养使用与科研创新需要精准对接,构建“人才+工程”“院士+团队”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配置体系,以两院院士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攻关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孕育培养专业知识衔接配套、年龄梯次承接有序、能力水平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实现重大项目锻造人才、创新团队孵化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陈静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