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部门:大力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发展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7 22:56:09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行动。

  一是加快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运输船舶报废更新。支持内河客船10年、货船15年以及沿海客船15年、货船20年船龄以上老旧船舶加快报废更新。加强船舶燃油质量监管,健全船舶大气污染物监视监测体系,实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监测 监管示范工程。鼓励有条件地区建立现有燃油动力船舶退出机制。

  二是大力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运输船舶发展。加快液化天然气(LNG)、醇、氢、氨等燃料动力船型研发,强化高性能LNG、大功率醇燃料发动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动力电池等关键共性、前沿引领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新能源船舶装备供给能力。支持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支持绿醇、绿氨等燃料动力国际航行船舶发展,推动LNG、生物柴油动力船舶在具备条件的沿海、内河航线应用,支持纯电池动力在中小型、短距离内河船舶试点应用,支持船舶探索开展箱式电源等可移动设备换装模式试点应用,逐步扩大绿电、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完善客运船舶重大改建政策,实施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激励措施,保障电力、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供应能力。鼓励探索建立区域性船舶全面新能源化先行示范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商品零售68638亿元,同比增长2.9%。通讯器材类零售1030亿元,同比下降8.2%。

  但令人担忧的是,虽然沈阳常住人口近年来每年都有所增长,但其增幅却在下降。据沈阳统计局数据,2017年到2020年,沈阳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10.1万人、13.8万人、9.9万人和12.6万人,而到了2021年增量大幅下滑至4.5万人,2022年再度下降至2.9万人。

  沙尘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常见气象灾害。强风就像“扫地机器人”一样,将地面大量的沙子和灰尘从干燥土壤上卷入大气,将它们带到数百至数千公里之外。沙尘天气强度通常以水平能见度区分,由轻至重依次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5个等级。浮尘或扬沙天气的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特强沙尘暴则小于50米,俗称“黑风”。

  不同于东北地区日趋严重的人口流失现状,沈阳是少数保持常住人口正增长的城市。据沈阳统计局数据,2022年,沈阳常住人口为911.8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

  在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霍文等人2022年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在沙漠的中心区域,人工绿地最大可降低70%左右的近地面风速。霍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防护林工程有利于防止荒漠化推进,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降低近地面风速,是克服风沙灾害性天气的良好的人工干预手段;此外,植被根系更容易让土壤保持水分,减少蒸发,产生“锁水”功能,使得地面起沙变得不易。

  市民的建言被采纳,2020年10月15日,双子山项目开工,目前已经封顶,能看到山体的轮廓和部分绿化种植。在设计上,双子山外形延续上海本土山体形态,和真山无异,但内部则采用空腔结构,一、二层设置了1500个停车位,四、五层还有展区和展馆。

赵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