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南京密集办5场马拉松 扎堆“跑马”引讨论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4 02:09:05

  “发令枪响,黄金万两”,南京为何如此钟爱马拉松,马拉松对城市究竟有何提振作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一番盘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

  算算经济账

  区里办场比赛,进账旅游消费3.6亿

  根据中国马拉松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2023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赛事245场,半程马拉松赛事377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中国第一场马拉松就是1957年11月24日在南京举办的。可以说,南京与马拉松的缘分一直很深。

  到如今,南京已形成“春跑半马、秋跑全马”的城市马拉松格局。一城双马、一年双赛,南京各区的马拉松热度也在不断“升温”。2023年,南京马拉松赛事遍布7区,打造了南京江岛半程马拉松、南京浦口马拉松、南京溧水半程马拉松、南京江宁大学城半程马拉松、南京仙林半程马拉松、高淳国际慢城马拉松赛、“2023多彩竹镇”枫染大泉四分马健身跑等8场具有区域特色品牌的路跑赛事集群,参赛总人数约90650人。

  来到今年,2024南京溧水草莓马拉松约1.2万名跑者参加,2024南京浦口马拉松约1.3万名跑者参加,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吸引全球2万名跑者参加,2024南京江宁大学城半程马拉松约1.2万名跑友参加……在南京城内已经结束的4场马拉松比赛中,每场比赛都有动辄上万人,这意味着什么?

  “我是从杭州来参加南京半程马拉松的。”刘小姐告诉记者,除了缴纳上百元的报名费外,交通费400多,还花费了住宿费、餐饮费等,加起来总计2000多元。一名参与马拉松比赛组织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场马拉松比赛下来,虽然成本可能要几百万,但是上万参赛者能直接拉动衣、食、住、行、游、购等各项消费,这对城市经济是一种提振和拉动。

  各项马拉松赛事,进一步推热了南京的旅游消费。3月15日到17日,美团、大众点评上,南京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80%。除了江浙沪客群之外,还有不少北京、武汉、郑州等地客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南京市浦口区获悉,2024浦口马拉松期间,全区接待游客48.9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3.6亿元;从溧水区了解到,2024溧水马拉松赛事带动参赛旅游人口高达2.65万次,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489万元;南京半程马拉松共吸引市外选手9272人,产生经济效益约1亿元。

  算算流量账

  城市魅力盛放:处处草莓的马拉松“真香”

  有业内人士表示,马拉松不单单是比赛,而且是一个产品,甚至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赛事举办期间,可以举办节庆活动、可以展现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这些文化元素都以赛事为契机进行展示。

  无想山下,共赴一场“莓”好之约;用脚步丈量老山山水之美;青奥森林公园,以奔跑的姿态共赴“精彩生活,与宁同行”的美好约定;用心感受创新江宁的青春活力……

  不难发现,每一次马拉松比赛前,赛事组织方总会想尽办法让地方特色和赛事完美融合。如今的马拉松赛事早已不是竞技门槛很高,只有少部分人能参与的运动,而是成为一种可以拍照打卡、展现自我、增加城市曝光量的流行文化。

  今年,市民孙先生参加了目前为止南京城内所有的马拉松赛事。他将这四场比赛,戏称为南京马拉松“大满贯”赛事。孙先生骄傲地告诉记者,每场赛事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溧水的草莓马拉松就是把草莓这个元素发挥到极致,处处都能看见草莓,实现了草莓“自由”;浦口马拉松是四场比赛中最“虐”的,因为山地居多, 但老山风景也让人心旷神怡;南京半程马拉松体验感最好,许多跑友都达成了PB;江宁大学城马拉松环绕在江宁各高校旁,让人感到扑鼻的青春气息。

  大量参赛者涌入,为城市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海量关注度虽然只是短期的,但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资源,借此机会塑造城市IP,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美化城市环境,积攒良好口碑,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一场赛事的流量转为长久发展的增量。

  记者手记

  马拉松虽好,但一定要如此高频吗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让南京的街头巷尾充满了运动的氛围,但高频次的赛事曝光宣传,使得原本充满新鲜感的马拉松逐渐变得司空见惯,市民们的热情与关注度也随之降低。于是问题来了:马拉松虽好,是否一定要如此高频?

  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月他带着老婆孩子到南京近郊旅游放松。由于恰逢马拉松赛事,导致游客爆满、交通不畅,旅游体验大打折扣。还有市民告诉记者,3月天气很好,春季应出门踏青,但出门的计划如果和马拉松比赛撞车,往往会被迫选择改变行程,因为马拉松比赛所在区域肯定会出现人多车多的情况。

  有专家指出,举办马拉松比赛固然可以吸引一定的关注效应,但是同一城市如此密集举办马拉松赛,不仅让跑友容易感到疲于奔命,更容易让人感到“关注疲劳”。

  春运期间,陈茹宝每天都能处理数件类似的事情。除了处理应急事件外,她还要负责班组工作安排、验证安检盯控、候车室巡检等多项工作。有时,仅处理一项工作就要走上3000多步,工作足迹遍布车站各个角落。

  雄安新区,新的一年,1300亩土地被规划成未来的蔬菜基地,大棚正在火热建设中,而500公里以外的一间实验室里,各类传感器搭建起的精密感知系统,模拟出雄安的环境条件,已经开始为即将生长在那里的蔬菜提前“探路”。

  其中,进港高峰旅客吞吐量为1月23日,进港旅客超8万人次;出港高峰旅客吞吐量为1月27日,出港旅客9.5万人次。春节黄金周单日旅客量高峰在1月27日,岛内三大机场进出港旅客吞吐量超18万人次。其中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8.5万人次,创下该机场通航以来单日旅客吞吐量历史记录,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9万人次,创疫情以来单日旅客吞吐量新高。(完)

  <strong>鼓励员工春节留守</strong>

  林先生表示,宠物主人现在一般都会采取更换密码锁密码、全程拍摄视频等方式来规避入户风险。

  线上演出同样是疫情期间文艺领域的产物。2022年,多名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举办线上演唱会,观看次数动辄以“亿”为单位计算。虽然场地搬到了线上,但有的演出依然花费重金打造出了电影般的视觉效果。

蔡政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