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新时代青年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

来源: 新京报
2024-06-10 08:41:34

  理论观察

  【理响中国】新时代 青年为民族复兴挺膺担

  新时代呼唤新青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奋斗期与这一伟大进程高度重合,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担当的责任艰巨繁重。

  在锤炼品格中凝聚奋进力量。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要激发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指引青年奋进方向,彰显青年精神力量。为此,要坚持以“教”为先、以“学”为基、以“思”为要、以“实”为本。以“教”为先要求“教而有方”。要立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教育教学“恒之有效”,使广大青年铸魂立心、弘道立身。以“学”为基需要“学而有道”。正所谓“学而有道,立而有信”,好的学习之道关乎学问之大也。“学习型”青年不仅具备勤学、善学、好学、乐学的品质,还要将内化之后的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力量”,继而武装头脑,树立科学观念,在思想上真正“站稳脚跟”。以“思”为要强调“思而有悟”。“悟性”是一种思考和成长能力。我们常说一个人“悟性高”,是指他能够从个别事情的学习中迅速获取经验真知、领悟科学内涵、掌握发展规律。青年精神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思想觉悟的培塑。“思想觉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高度”、学习“广度”和思维“深度”基础之上,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产生对科学思想的“认同感”和“价值感”,是由内而外的自觉追求。以“实”为本呼唤“实而有为”。理想信念的实现离不开行动。用实际行动筑牢信仰之基、锻造精神力量,就需要青年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内化为心中的信仰,将内心之“信”汇聚为青年之“力”,再转化为行动之“为”,激发更多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在火热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要寻找“向下扎根”的力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就是要“多走基层、多下土路、多涨才干”。历练与成长,是扎根基层一线青年的共同心声。只有吃得下青春的“苦”,才能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把脚印烙在泥土里、将汗水洒在田间地头、将奋斗献给党和人民,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期望。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就是要“有眼界、有眼光、有眼力”。中国精神源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要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壮阔眼界、“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的深邃眼光、“以一物寓万象,以一花表千秋”的敏锐眼力,将中国精神涵育的民族品格、文化积淀和信仰力量化作自身的价值体认与执着追求,做中华民族精神文脉的传承者、弘扬者和践行者。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就是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青年的命运从来都是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血脉相联。要胸怀“国之大者”,时刻牢记“民之所愿”、心系“民之所向”、关心“民之所切”,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勇担时代重任”。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青年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以“燃青春之火”之势,共“铸大国之泱泱”。时代呼唤着青年,人民期待着青年。唯有与时代“同频”,用坚实步伐激荡青春的原动力与创造力,才能在凝心聚力中国梦的征途中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共振”。

  在笃信笃行中激发青年主体自塑力量。青年综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精神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双重赋能,推动二者“纵横”交融、融会贯通。实现“纵横”交融,关键要有辩证思维、过程思维和系统思维。所谓“纵向”,就是从“历时性”维度看待青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培养。比如,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中学阶段重在强化学生的道德常识和思想内化,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大学阶段要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实现理想目标的能力。所谓“横向”,就是从“共时性”维度看待“精神层面”与“实践层面”素养培塑的作用方式及其相互关联。青年的不同成长阶段虽有不同的教育重点,但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培育是彼此割裂的。比如,小学阶段的认知行为培塑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道德情感体验;大学阶段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需要敏锐的观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青年成长成才既要有“精神层面”思想指引,也要有“实践层面”的基础支撑。唯有如此,方能催生青年主体自塑力量,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已经落到青年一代肩上。广大青年要不辱使命、不负韶华,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接好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发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自信和勇气,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踔厉奋发、挺膺担当。

  (作者 李辽宁 单位: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项目编号:20ZDA054)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strong>举办全校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学习班,成立清华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发起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子联学联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以来,清华大学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清华园里深入人心、落地生根。</strong>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孙怀新表示,要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驻在单位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结合职责深学领悟、贯彻落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驻在单位承担的“国之大者”职责任务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预期。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优化民营经济法规政策体系。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推动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儿童友好,不仅事关孩子的安全和发展,更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温度和美好。马鸿韬委员建议“出台关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地方指导性意见,并将其写入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北京市东城区于2021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目前已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北京市各区应认真总结东城区的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压紧压实责任,鼓励探索、注重创新,确保全市创建工作走在前、干得实。

  <strong>优化市场环境</strong>

廖婉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