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万重山|在烟雨朦胧中探寻姑苏原味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3 14:38:33

  央广网苏州5月31日消息(记者顾炀威)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粉墙黛瓦、琵琶和弦……平江路,一条保留着古朴与自然的街道,斑驳的白墙、青石的路面都在娓娓道来千年的历史故事。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苏州古城东北隅,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五月江南多绝色,细雨下的平江路,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飘落的细雨像一层层轻纱笼罩整个街区,让平江路多了几分淡雅和神秘。

  修复古城肌理,激活文化生命力。据介绍,自1982年苏州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苏州围绕“全域旅游”和“苏式居住”功能定位,以“激活”作为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词,先后实施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古建老宅活化利用工程、城市居民家庭改厕工程、架空线整治和入地工程、“平江九巷”复兴工程等,深入挖掘历史街区和历史建 筑的文化内涵,推进平江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更新工程,打造古城保护复兴样板。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苏州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苏绣、昆曲、评弹等江南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个历史文化遗存,串联起苏州的历史文脉,一代代苏州人接力保护古城风貌,书写传承历史文化的新篇章。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要实现更精准的天气预报,需要资金和很强的技术能力,而且要精确到较小区域尺度,“目前还做不到这么精细化”。北方城市发生这种极端暴雨的频次较低,对于其形成规律,也缺乏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同时,多位专家还提醒,预警也不能过度发布,最近几年由于频频发生一些突破“历史经验”的极端天气事件,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担心事后追责,日常发布预警的频次过高。这会给地方政府和公众造成“狼来了”的感觉,不利于真正发生灾害时的动员。

  按照国家水利部官网的解释:“利用堤防和河道泄洪,运用水库拦蓄洪水,如果仍不能够控制洪水,再适时启用蓄滞洪区,以分蓄超额洪水,削减洪峰,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水灾害总体损失。”

  贾绍凤表示,从水位上看,今年的几条干流,包括永定河、子牙河、大清河都没有出现泛滥。现如今,大河都将防洪标准提高到能应对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不过一些中小河流的标准仍是十年一遇或二十年一遇,“发达地区应适当提高(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

  多位救援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此次救援的挑战也远高于“7·21”和郑州“7·20”特大暴雨时期。8月2日上午,中国皮划艇协会新兴项目委员会主任金绍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前一天凌晨,他们一行人带着皮划艇抵达涿州。“很多道路不通,我们只能哪条路通,就往哪儿走。”金绍辉说。此外,洪水进入平原,行洪速度放缓。水下很多杂物,铁片、树枝,甚至电线等障碍,随时可能阻拦、破坏船艇。部分救援队只能先清理障碍,再想办法救援。

  总体来看,目前已公布数据的22座万亿城市,有接近一半没有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层面最重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比如房地产相当惨淡;进出口层面,部分城市订单下滑,对外贸影响特别大。

  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职人员的高利转贷行为,往往涉及个人权力的影响力,其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他们利用了个人权力影响力贷到款后,又加息转贷,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增大了金融风险。

吴明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