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截至10月底全球有近9500个航天器在轨工作

来源: 红山网
2024-06-12 18:33:59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18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球有近9500个航天器在轨工作。

  当天,2023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主论坛在北京举行,杨保华在主论坛上介绍中国航天的成就与展望。

  杨保华指出,60多年来,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10年,中国航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了航天大国,开启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

  “近10年中国航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杨保华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三期等重大工程的发射成功率都是100%。

  目前,中国运载火箭的总发射次数已经超过500次。杨保华在会上介绍了中国运载火箭每完成100次发射所需时间。其中,第一个100次用时36.4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5年,第三个100次用时4.1年,第四个100次用时2.6年,而第五个100次仅用了1.6年,近10年中国火箭发射的频次大幅提升。

  展望中国航天的未来,杨保华表示,中国国家航天局规划了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到2030年推动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到2045年 推动中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

  一次演出散场,有位观众来到后台,感慨地对张正余说:“我看过你们团的很多戏,发现不管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内容都离不开8个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确,这些精彩的作品,不仅为剧团斩获了大量奖项,吸引了一大批“铁杆粉丝”,更如无声细雨,润泽着老百姓的心。

  记者手记

  资源基础雄厚

  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告诉记者,学校聚焦行业发展急需,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成果产出,整合组建了水产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极端海洋过程与资源研究中心、国际食品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跨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现代基因技术和传统选育技术相结合,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耐低氧鱼类新品种团头鲂“浦江2号”,培育出中华绒螯蟹“江海21”、淡水珍珠“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等新品种。

  “作为永辉超市旗下预制菜品牌,‘辉妈到家’依托于永辉在零售行业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和庞大客群,在产品开发前期大量调研了C端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同时,依托永辉超市供应链优势,从销售终端深入到产业链源头,依托智能化冷链仓配,从生产到运输再到商超全程保鲜,实现产品的全链路管控。”永辉超市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strong>  从市辖区数量变化看新型城镇化发展</strong>

潘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