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渡河公”端午祈福 壮族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2 17:44:21

  中新社南宁6月10日电 题:制“渡河公”端午祈福 壮族古老技 艺焕发新生机

  作者 韦佳秀 石玲川

  6月10日正值端午节,傍晚时分,广西上林县三里镇雨声淅淅,清水河两岸站满了人。当地民众踏入浅水区,一边吟诵祈祷词,一边将粽子和“渡河公”放到“小船”上,让其沿河漂流。据介绍,这一习俗自明朝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上林县“渡河公”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渡河公”又名为“渡老头公”,壮语意为“渡灾爷爷”。其形象是用壮族彩布缝绣的明朝装束小布人,怀里抱着用艾草、白芷、苍术等中草药制成的金黄色南瓜。

  当天,三里镇歌圩广场热闹非凡。嘹亮的壮族山歌响彻广场,人们激情对歌,此唱彼和。艾叶糍粑、三角粽、“渡河公”香囊......特色一条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前来选购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专门从南宁市区驱车120多公里来参加这个活动,看到制作精美、气味怡神的‘渡河公’手工,准备带一些回去送给朋友。”南宁市民韦赟宇说。

  上林县“渡河公”制作手艺人覃美华回忆,幼时生活苦,没什么玩具,最盼望过端午节。“那天,母亲会把她亲手缝好的‘渡河公’挂到我胸前。”覃美华称,成为母亲后,她也把对孩子的希望和祝福一针一线缝入“渡河公”里。

  上林县“渡河公”非遗传承人覃晓燕13岁开始跟着母亲学习这门手艺。四十多年来,经她手制作的“渡河公”不计其数,“‘渡河公’的制作分头部、身形、南瓜三部分,将其进行组合缝制,再加上装饰就成型了”。

  2017年,覃晓燕注册“上林县庞外婆民俗工艺制作坊”。如今,工坊由原先的1人发展到20多人。“端午节前后,‘渡河公’订单翻了好几倍,这几天一直在赶工和送货。”她说。

  在传承过程中,覃晓燕对“渡河公”制作技艺进行创新,将传统布料改为壮锦,还融合不少现代元素,制出的“渡河公”外观更加鲜活多样,深受年轻人喜爱。

  经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和创新,“渡河公”的外形从原来的无脸到可爱的笑脸、从无辫到精巧的辫子、从一人抱南瓜到双人或四人抱南瓜。“渡河公”的形象变得更富观赏性,还亮相2023年的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

  近年来,覃美华“渡河公”传承基地、黄福连“渡河公”制作室、石冬冬手工制作室等十余家规模成熟的手工坊在当地相继成立。众多农村妇女利用农闲制作“渡河公”出售,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一年下来,订单从没间断过。”覃晓燕告诉记者。

  当前,随着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渡河公”这一吉祥物衍生出一系列旅游纪念文创产品,远销海内外,越来越多农村妇女加入“渡河公”手工制作行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完)

  <strong>第六十二条</strong> 文职人员因用人单位精简整编等原因需要退出军队的,由军队有关单位会同中央和国家有关机关、地方有关机关根据不同情形按照有关政策予以妥善安排。

  贝利于2022年12月29日在巴西圣保罗因结肠癌造成的多器官衰竭而逝世,享年82岁。贝利的棺柩于1月2日从圣保罗运抵球场,这里也是他曾效力多年的巴西桑托斯足球俱乐部的主场。棺柩在球场停留一天供公众悼念,据当地媒体统计,共有23万人前来吊唁。1月3日,“球王”贝利的棺柩在巴西东南港口城市桑托斯街头进行告别游行,随后被下葬在该市维拉贝尔米罗体育场旁的墓园内。

  <strong>顾嘉辉去世,痛惜!我听过你的歌</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4日电 (记者 陈静)最近,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的医生们在门诊中,遇到了一些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他们除了感冒、发烧和咳嗽外,还出现了眼睛痛的症状。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经过三年的疫情防控,我国在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上已经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新冠医疗救治到底在中医方面如何施治?在使用中成药时,怎么区分自己的症状是风寒还是风热?大家普遍反映的“刀片喉”症状,中医是如何解释的?反复持续的咳嗽到底会不会变成肺炎?今天的《时空观察》,权威专家一一解答。

  中方不仅直指病灶,更提出解决办法。从“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再到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以及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中国的应对之策始终从团结合作出发,提出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考量的全球治理方案,既聚焦当下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关注人类未来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张玉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