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点亮古厝 沉浸式闽都文化盛宴在福州三坊七巷上演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12 07:30:48

  中新网福州6月10日电 (叶秋云)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10日,2024年福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举行。

  本次宣传展示活动由中心场主题展演、国潮非遗市集、街区沉浸式非遗快闪、非遗线上购物季、非遗普法宣传、端午·时光分享会六大版块组成,汇集全市50余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一场集文艺演出、技艺展示、文化展览、互动体验为一体的沉浸式闽都文化盛宴。

  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游玩的来自上海的游客苏先生直呼“精彩”。他表示,非遗、民俗与古街巷的“碰撞”,令人眼前一亮,他忍不住拍了很多照片。

  中心场主题展演在光禄吟台 举行,民俗表演、福州语歌曲、咏春拳、端午主题舞蹈、创意国潮秀等节目轮番上演,现场还进行了第九批福州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国潮非遗市集版块,邀请25家非遗工坊在街区布设摊位,展示售卖非遗手工艺品、精品文创、传统美食等,让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交融。

  除了线下市集外,线上非遗购物季同步火热开启。依托多渠道新媒体平台,邀请主播及“非遗推荐官”直播带货,推介“非遗好物”,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此外,端午·时光分享会联动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紧扣端午节庆主题,在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辟全新展品空间,展出龙舟、龙舟头、船桨等相关老物件,与观众分享老福州的龙舟文化和端午记忆。

  此次活动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福州市文化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协办。(完)

  43步长的抢救室通道一共摆了16张病床,氧气罐、监护仪、移动工作站、输液支架等设备被塞进床与床的缝隙间。担架床时停时行,护士将工作站往办公室门口挪了挪,让床能进到内部。

  第四,中国未来国际循环的重点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可摆脱过度依赖传统国际大循环模式,形成更多的面向南方国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大循环模式。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加大对全球的开放,继续和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继续为世界提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也正是通过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并在市场层面上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关系。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额逆势增长20.4%。

  疫情发生三年来,中国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这三年,中国有效应对全球几波疫情流行冲击,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减少了重症和死亡。

  急诊科住院总医师何凯也在科室内往来穿梭,因为患者就诊量增加,他和同事们的接诊压力较大。来院的80%都是75岁以上病情较重的老年人,“如果血氧饱和度维持不起来,还需要紧急抢救,上呼吸机、心肺复苏,尽最大可能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总书记这一句话,把2021、2022这两个重要年度贯穿起来——2021年是建党百年,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未来承接着历史,历史昭示着未来。党的二十大,正是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的重要里程碑。

  动车速度带动发展

钱生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