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疯狂砸钱“准并购”AI初创公司:获取技术、施加影响,还规避反垄断

来源: 房天下
2024-05-25 09:57:47

  来源:华尔街见闻

  本周以来,AI领域再次出现了疯狂的资金注入和估值飙升的现象。

  AI语言翻译初创公司DeepL最近融资了3亿美元,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为机器学习模型提供数据标注的平台Scale AI获得了10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几乎翻倍至138亿美元;正在开发模型的法国初创公司H则筹集了惊人的2.2亿美元种子轮资金,尽管未披露估值,但显然已进入“独角兽”行列。

  虽然所有常见的机构投资者如Accel、Index和Y Combinator(YC)都参与其中,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也参与了投资热潮;分析认为,巨头们是在以这种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的风险。

  意在逃避反垄断的“准并购” 微软、亚马逊受关注

  分析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企业对AI初创公司的投资已经成为一个大话题,微软与ChatGPT制造商OpenAI的紧密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该交易吸引了欧盟和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查,因为人们越来越担心大型科技公司采用了一种新的“准并购”策略,即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控制和影响新兴技术,而不是直接并购;例如,通过雇佣初创公司的创始团队,或通过战略投资。

  而一旦欧洲监管方完成初步调查,微软就将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据说微软据说可能拥有OpenAI 49%的股份,无论微软在OpenAI中是否拥有投票权。

  与此同时,CMA还透露正在调查微软最近对Inflection AI团队收入囊中的行为,此举正值微软成为Inflection的最大投资者的一年之后。Inflection创始人和关键人员进入微软运营一个新的消费级AI部门,只留给Inflection一个大致骨架来专注于企业部门。

  另外,CMA还确认正在调查微软最近对法国AI初创公司Mistral的1600万美元投资。但监管机构迅速得出结论,认为由于交易的相对规模较小,该交易不符合调查条件。

  “CMA已经考虑了微软和Mistral AI提交的信息,以及对其评论邀请的反馈,”CMA发言人当时表示。“根据证据,CMA认为微软并未通过该合作伙伴关系对Mistral AI获得实质性影响,因此不符合调查条件。”

  英伟达也入局

  尽管英伟达在历史上并未被强行归入与这些公司相同的“大科技”类别,但它已经成为AI淘金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去年这个时候,该公司的估值为7700亿美元,但在过去几个月中,英伟达固执已经飙升至2.5万亿美元以上。

  分析认为,大型科技公司在AI初创公司投资的热潮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他们希望通过获取较小的股权份额来规避监管。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巨头们无法对这些公司施加某种形式的控制:毕竟他们是股东,可以以各种微妙和不那么微妙的方式影响初创公司。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王许宁

  ICU医护人员也因感染难以避免地出现减员的情况。“最多的时候只有一半人在这儿守着。”李刚说,“那还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在他看来,不少医护人员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一心扑在临床上救治每一位危重症病人。

  <strong>[解说词]政治生态出了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深入治理。湖南省娄底市两任市委书记相继落马,纪检监察机关深挖彻查相关问题,推动这座城市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得到根本治理。</strong>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全平台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增长850%;签证搜索量瞬时增长10倍。中国游客最关注的海外目的地排名前三为:日本、韩国、泰国。搜索量最高的出境航班热门目的地主要有曼谷、东京、首尔、洛杉矶和新加坡。出境游主要搜索用户来自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

  克而瑞深圳区域总经理陈洪海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东莞从认个税到28镇街放松限购,再到目前全部放松限购,是当前市场形势逼迫下的救市行为。

  那段时间,科室里15个人被撂倒了14个,“就堵枪眼的似的,上来一个干倒,再上来一个。”医院也迅速抽调其他科室的人前来补充支援。

  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社会实现了由乱到治,正在进入由治及兴的全新阶段。我们相信,随着香港国安法的不断完善,香港社会的良政善治也将不断巩固提升。至于黎智英团伙为何非要聘用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英国律师,显然不是因为香港律师界无人,这是在给香港国安法的实施出难题,幻想逃避应有惩治,并借机制造出一个争议话题向境外势力展示自己最后的“价值”。但他的这种图谋妄想不可能得逞,美西方政客左右不了香港特区内部事务,他们也无权过问香港特区治理过程的任何法治实践,只有中国法律是最后的依据。(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黎智英能不能请英国律师,中国法律说了算)

李筱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