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出游 新玩法撬动假日消费新场景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2 01:20:21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正日益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传统佳节焕发时代光彩。这一趋势充分激发了“假日经济”的蓬勃活力,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今年的端午假期首日,恰逢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类非遗市集、文博场所成为假期好去处。

  日前,“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在原貌呈现的徽州古戏楼听黄梅戏《女驸马》,跟着非遗传承人现场学习剪纸技艺,深入了解和端午节相关的传统非遗……展览布置了6个场景、2条非遗街区、8个体验互动区和15个多媒体展项,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盛宴。

  “越是传统的、古老的东西,越不能任其消逝,而应该让它们得以延续、传承。”临沭柳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进邦,在现场热情地向观众展示非遗技艺时,向记者表示,希望用这种原始的编织技艺,创作出更多引人关注的好作品。

  划龙舟、包粽子、采艾蒿、做香囊、绣团扇、编五色绳……此外,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和端午有关的民俗体验活动,成为文旅新热点。许多地方精心打造活动场景,还原浓郁的传统集市氛围,游客们纷纷变装成古人,积极参与到一场场热闹非凡、充满生活气息的游园会中来,共庆佳节。

  在广东佛山,非遗项目“叠滘赛龙舟”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人们齐聚这座“民俗小城”,共同观赏水上的“速度与激情”;在陕西西安,大唐芙蓉园别出心裁地推出龙舟拔河赛、斗百草、智除五毒等活动,将传统运动与端午习俗相结合,点燃大家的节日热情;在上海朱家角古镇,各式粽子琳琅满目,无论是传统鲜肉粽,还是非遗灰汤粽,乃至“一举高粽”的文创产品,都令人垂涎欲滴。

  白日里的活动应接不暇,当夜幕降临,文旅盛宴依旧璀璨夺目。在小长假期间,北京市雁栖湖景区每晚上演月下歌会·端 午电音节,将夜晚的柔美与神秘融入秀美的雁栖湖景区,结合先进的数字媒体科技,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潮互动体验之旅。

  今年的端午假期还与高考不期而遇,随着各地高考陆续结束,毕业季的序幕缓缓开启。为了增添暑期的欢乐氛围,不少地区推出优惠和祝福活动。比如,陕西西安的翠华山景区将在6月11日至8月31日,为高考学子提供暑期免费畅游的机会,让他们在山水间感受国潮魅力,为青春时光留下难忘回忆。

  而张波和同事们则有一套自己的话术:“到时候孩子数量那么少,各个学区抢人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再调剂呢?不过,即便是孩子少,德胜依然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条件的父母还是会争取来德胜,德胜学区房依然是稀缺资源,越早入越稳。”

  赵女士的丈夫是河北白洋淀郭里口救援队中的一员,她说,1日下午,丈夫和自己家厨师一起冒雨出发,由安新县政府部门一位领导带队,和近50位船员带着50艘船前往涿州救援。2日凌晨1点后,丈夫的电话和微信就一直没有联系到,直到早晨九点多,失联许久的丈夫用别人的电话给赵女士打电话,只简单说了一句“我手机欠费了,交一下电话费”,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程晓陶对记者解释,海河流域水库众多,大小不一,级别不同,大中型水库泄洪,需要上报海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每天与之会商,而小型水库不需要走这一流程,“小水库能力调度能力有限,一旦发现要漫坝,去报告会来不及”。

  这确实是耐人寻味的一幕。美西方在炒作对“一带一路”倡议警惕的同时,也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仿制款”,比如美国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等。正如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所言,“模仿是最好的奉承”,<strong>美西方一边打压抹黑一边学习模仿,更加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是高瞻远瞩、顺应时代大势所提出的。</strong>只是,与“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承的多边主义不同,那种出于地缘政治、霸权主义的“仿制款”究竟能有什么作用,历史已经一次次给出了答案。

  中新经纬联系了多个涿州救援队,但多数电话都处于占线或无人接听。广饶雷霆应急救援队的胡俊海也正奋战在涿州刁窝镇的救援前线,匆匆发来一张救援现场图,就无暇回复。斑马救援总部的时江波提到,本次涿州洪水救援难度要高于上次河南,斑马救援队来了500人,带着200只船,已经从灾区转移出了数千人,目前队长已经因为过度劳累送去医院。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持续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加强执法司法监督,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魏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