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15 17:10:09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13日,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主办的2024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多家广播电视台的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创新技术企业的5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集中研讨视听产业创新升级路径,共同推进“超清化、移动化、智能化”创新技术应用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副司长苗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秘书长艾哈迈德·纳迪姆以视频形式发言。

  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局长、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徐进宣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媒体应用标准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媒体应用标准联盟共识》。

  据介绍,该联盟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牵头,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32个省(市)级广播电视台等重点广电机构共同组成。旨在推动媒体行业协同制定AIGC应用标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成为媒体视听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据悉,后续联盟还将积极联合政府机构、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合作,探索构建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媒体伦理指南、审核机制与行业准则,提升AIGC可信能力,共建安全、可信、可控的人工智能媒体应用生态。

  “广播电视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广播电视,新质生产力应贯穿广电视听事业产业全链条各环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当日重点强调,广播电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据了解,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将围绕“菁彩视界 智享未来”这一主题,通过 演讲交流、互动体验、业务观摩等多种形式,探讨视听产业创新升级路径,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超高清技术在全媒体制播领域的发展应用,助力行业协同创新、共建智能全媒体新格局。(完)

  <strong>融资宽松态势或有望延续</strong>

  “很多人以为我名字音译是‘阿里’,其实最初中国朋友帮我取名‘安鲤’,但我觉得‘阿鲤’更合适,因为它代表一边是伊朗,一边是中国。”春节前夕,一些外国人选择留在中国过年。伊朗设计师阿鲤就是其中一员,他说自己的家乡和中国有许多相似的春节习俗,自己对中国春节更是“情有独钟”。

 <strong> 17个高质量项目晋级总决赛</strong>

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参与集采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国产量子磁力仪(CPT)及伸展臂,可实现全球地磁矢量和标量高精度测量。2022年11月7日,多级套筒式无磁伸展臂顺利展开,将各传感器探头伸出约4.35米距离,处于伸展臂顶端的CPT原子/量子磁力仪探头、AMR磁阻磁力仪探头、NST星敏感器获取了有效探测数据,首次在轨验证了磁场矢量和姿态一体化同步探测技术,磁测量噪声峰峰值&lt;0.1nT,实现了国产量子磁力仪的首次空间验证与应用。

  恢复性司法理念要求受损的生态环境切实得到有效修复,系统保护需要从各个生态要素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保护,对破坏生态所造成的损失修复,也要从系统的角度对不同生态要素所遭受的实际影响予以综合考量,注重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注重自然要素生态利益的有效发挥,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提供切实有效的保护。鉴于非法采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应当采取消除受损山体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以及从尽可能恢复其生态环境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社会、人文等实际发展需要进行总体分析判断。

林俊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